会议地点安排别出心裁
最近两天,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心情不错。20日下午,他时隔一年多再次晒出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合影,引发数万日本网友点赞。数小时后,他又发布了一张夜登北京郊区司马台长城的照片,推文是毛泽东的著名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河野太郎攀登长城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中方独到的安排。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选择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三国外长会地点——远离北京城区的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是京郊著名的休闲度假景区,毗邻以奇特险峻号称“中国长城之最”的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的旁侧,则是雄踞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的古北口长城。1933年,著名的长城抗战在此爆发,中国军队以惨烈的牺牲重挫日军南侵的锐气。
在解释这番用意时,中国外长王毅的表态意味深长:因为东方人能够解读万里长城蕴含的文化符号和文明密码。中日韩都是世界重要经济体,在当前单边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无论是出于三国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都应团结一致共迎挑战,超越彼此的分歧和矛盾,现在恰是加强合作的重要时机。
但是,考虑到会议举行的地点以及日韩关系持续遇冷,这番话还另有一层意思。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抵御外患的意志与品格,如果中日韩不能团结起来共同应付挑战,反而不断内斗,以单边主义霸凌邻国,那么不远处曾是中日两国交锋前线的古北口长城就是历史最深刻的警醒。
自贸区建设是共同关注
当然,王毅的话还有具体所指,就是迟迟不见推进的自贸区建设,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
在昨天三国外长会上王毅指出,三国要维护好自由贸易,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年内结束RCEP谈判发挥应有作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新的阶段性进展。
王毅还就日韩借三国外长会之机举行双边会谈表示支持,并强调两国应将心比心,妥善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
应该说,中国之所以用独到的安排与话语提醒和敦促日韩两个近邻通过对话妥善解决分歧,最重要的还是考虑到,如果日韩关系持续遇冷,那么中日韩自贸区有可能再次失去一次历史性机遇。
自2002年首次提议以来,中日韩自贸区坎坷不断。受领土、历史及安全等问题影响,三国关系屡屡遇冷,相关谈判迟滞不前。同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力推排他色彩明显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阻拦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之意显而易见。
特朗普上台后,动辄毁约制裁的单边主义行径令包括日韩在内的盟国叫苦不堪,客观上给中日韩自贸区的推进提供了便利。各方共同诉求推动中日关系改善,而东北亚局势缓和也使推进地区经济整合成为可能。
3月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不管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哪一个先达成,中国都乐见其成。李克强特别强调,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达成一个全面、高水平、互惠的协定,对三国都有好处。
日韩同意推进三边合作
推进自贸区建设需要东北亚政治关系稳定,此时日韩关系急转直下,显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考虑和地区的长远利益。
昨天下午三国外长会结束后,日韩外长举行了约35分钟的双边会谈。尽管仍未能就劳工问题及出口管制弥合分歧,而且韩国还于昨天宣布对产自日本的加工食品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查,但双方还是同意保持对话,并同意不因双边关系影响三边合作。日本外务省副报道官斋藤纯当晚也表示,三位外长都赞同追求在年内完成高水平的RCEP谈判,并加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不过,对于日韩外长是否谈论续约《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问题,双方都未作答。
在本次外长会上,中日韩一致同意“中日韩+X”合作概念文件,在自愿、平等、开放、共赢、透明与可持续原则基础上,在可持续经济、生态环保、减灾、卫生和减贫等领域开展合作,争取在第八次中日韩峰会上确定早期收获项目。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