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进口脑筋
许绍发1985年执起国乒帅印时,中国队刚卫冕斯韦思林杯,但在国际乒坛,欧洲选手的弧圈球向国乒发起了强力挑战。许绍发发现,中国队讲究前三板的小快灵,正在失去优势,中远台技术成为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的潮流,国乒急需改变、适应。
许绍发是有心人。和国外选手比赛时,他注意到对方的球拍材质和国内的不同。那时,中国选手大多用红双喜的“032”和“08”底板,有些国手手握的,仍是许绍发当队员时用的“50”底板。当时国内的底板制作工艺是自然风干,天气好的时候,把猪血胶冷压黏合的底板拿出来晒干,因为湿度大的话,球拍会不持球。受木质拉伸力不足所限,这种球拍不利于离台时持球、发力,限制了国乒提高中远台技术的空间。许绍发打听了一遍,了解到国内没有相关材质球拍的制作工艺,遂动起了进口的脑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根本没有进口指标,也没有外汇额度,哪里去弄国外的球拍?许绍发想起了老对手、瑞典世乒赛冠军约翰逊。多次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许绍发对瑞典的球拍工艺也有了解,底板纤维韧度强,能承受更大拉力。趁着国家队去瑞典比赛的机会,许绍发带回了250块瑞典球拍,7层板和5层板两种,前者适合近台,后者适合中远台。
拍子拿回来,许绍发和教练组按计划分发给合适的队员,“有位山东省队的选手,刚开始还不情愿换5层板,到我这来哭,可真打上了,一直来问我要球拍。”这些球拍对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是及时雨,中远台的技术很快得到发展。国乒引入瑞典球拍,刺激国内乒乓球器材厂商加快适应的步伐。红双喜全力研制适合中远台技术的球拍,并成功翻新产品,不久,又成为国乒的称手武器。红双喜人因此开玩笑,要不是许指导倒逼,红双喜产品的技术发展,也许要晚上几年。
搞起职业联赛
许绍发却说,要感谢红双喜,在中国乒乓球发展道路上,总是最坚强的后盾。上世纪90年代,为了给乒乓球选手寻找职业出路留住优秀运动员,从总教练位置退下来的许绍发搞起乒乓球联赛,赛事初创期就得到红双喜的全力资助。
做运动员的时候许绍发就发现,几个老对手,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洛夫斯基平时都在德国的俱乐部打球,每次回家乡,舒尔贝克开着奔驰车还拉上一箱威士忌。后来出任国乒总教练,有次日本一项赛事发来的邀请名单里,参赛的很多国内选手许绍发都没听说过,“我都不认识,最多是三流选手了。”
江嘉良拿个世界冠军,奖金不过是1500元人民币。国乒队员去国外比赛,看到那些二三流选手都开车来赛场,受到的震动更大。水平高的运动员收入低,水平一般的运动员出国打球收入高,这样失衡的局面继续下去,许绍发担心乒乓球留不住人才。他找了当时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主任马国力,世界冠军挑战赛在1995年应运而生。为此许绍发还从瑞典请来瓦尔德内尔和阿佩伊伦两名中国队的老对手,一连办了大连、大庆、福州和厦门四站,这项比赛就这么火了。趁热打铁,当年底许绍发操办CCTV杯乒乓球擂台赛,红双喜坚定地站在身后,为赛事提供了100万元的器材。之后,首届乒乓球甲级联赛搞起来,赞助商就是红双喜。赛事后来每年都搞,并发展成超级联赛,红双喜均鼎力相助,乒乓球选手有了继续从事这项职业的渠道,留住人,更留住人心。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