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隔膜感。由于生产端与用户端的相互不了解,汽车市场“同质风”越来越浓。在这方面,AI依赖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能力,比传统的“汽车人”更懂“读心术”,也许能找到突破口。
去年9月开始,上汽大通尝试在蜘蛛智选等平台上布局AI应用。蜘蛛智选是上汽大通自主研发、不断迭代的智能选配平台,主要搭载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等AI技术,目前拥有60多个配置菜单可供用户自主选择。这些配置不仅包括颜色、信号等常规选项,更有车内座椅、天窗、中控屏,驱动形式、排气尾管等以往难以改变的“天生”配置。用户无需去4S店选车,在家中花费3分钟,就可以直接“插手”生产线,完成“私人订制”。PC端、手机端、店面多触点覆盖,无论何种终端形式均可一键下单,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
更为强大的是,AI赋能的汽车定制,可能比你还懂你。上汽大通数字技术及转型中心高级产品经理邵鑫举例说,有的用户过去在运营平台留下过所属地域,后来又上网选车,善解人意蜘蛛智选,就会提供适应本地环境的车辆配置推荐。
“蜘蛛智选通过‘机器人语音交互+小程序前端交互’的方式,还让用户亲自参与车辆设计环节,定制自己的Dream Car。”上汽大通首席数字官吴钢透露,蜘蛛智选目前支持D60和D90两款车型个性化定制,未来还将支持新能源车型的定制。
台前个性十足,幕后想必要有颠覆性创新。上汽大通让AI服务用户的同时,更深挖其蕴含的“生产力”——在生产中,利用生产防错与纠正系统实现差异化生产。例如通过对零件图形编码的监测,“AI+生产线”系统若检测出装配了与用户需求不符的轮胎,会自动报错并向工作人员发信号,或命令自动化机械手臂重新抓取正确的轮胎。正因为有了生产防错与纠正系统,生产准确性大大提升,也让用户的个性化定制真正实现不走样。
智能客服、车载机器人、外呼机器人、AI运营……AI赋能后,上汽大通基于蜘蛛智联汽车物联网,不仅实现了语音拨号控制,还可为用户提供远程车况。即便汽车不在身边,也能对胎压、油量等了如指掌。万一碰上“门到底锁没锁”的自我拷问,手机点点就能远程遥控落锁。
今年,上汽大通还利用AI技术构建了“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在线智能营销平台”。在“全生命周期”中,研发人员从6万余条语音资料中,筛选出3000多个知识节点,研发出智能房车助手。通过房车助手,用户可直接用语音和智能房车助手进行人机交互,获取关于房车出行和租赁的百问百答。此外,房车助手还是“线路规划师”,根据用户的意愿识别、规划智能出行路线,载着用户“四海为家”。
本报记者 马亚宁 实习生 徐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