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尽管孙松一直在寻求突破,但他留给观众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个在《渴望》中的“负心的王沪生”。因此,王志文特别建议他这次要剃个光头,改变形象,说剧组就像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孙松就是这部剧里的“大丑”。孙松说:“起初我很抗拒,这个头我剃了整整一星期才剃完。我主要有两点担心,第一是怕我的光头太亮,抢了王志文的戏;第二是怕我剃完了导演不满意,反而害我丢了这么好一个角色。不过剃了光头之后,大家都认为和角色非常匹配。”
孙松表示:“我在这部戏里就像一个‘双面胶’,‘抹泥’,最后抹不圆了大家都烦我。我在看到剧本的时候就想:‘哟,这编剧是不是认识我呀,这写的不就是我嘛。’”相似的人物个性让孙松扮演这一角色显得游刃有余。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