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方晋砖砚 几多老友情
华振鹤
█张大壮题沈觉初刻『富华书画砚』砚盖
█『富华书画砚』砚拓
  旅居英国20多年的著名花鸟画家富华老先生回国一年多了。近日,我走进“红雨楼”,他正在仔细端详一方砚台。凑近一看,砚用晋砖制成,长方形,砚额经过雕刻,左边边缘铸“永嘉六年”字样,应属公元312年晋怀帝时代。砚有红木底盖,盖上赫然刻着“富华书画砚,戊午三月,大壮书。觉初刻”。我大喜。张大壮被誉为上华

  振海花鸟画“四大名旦”之鹤一,练出一手书画功夫,且鉴赏水平极高。沈觉初刻

  竹、刻壶、刻砚独创一格,堪称沪上一绝。真是好砚台,好书法,岂无好故事?果然,与富华一聊,便聊了几个小时。

  富华告诉我,他在英国,发现那里几乎是中国古董的国际市场,品种繁多。这次回国,光文房用具他就带回了数百件。不过他又说:“我最喜爱的还是那方日常使用的晋砖砚。它并非从国外搜罗所得,其中凝聚了中国文人的心血,是有生命力的藏品。大概1971年时,富华正在干校劳动,接受审查。一次他休假回上海,逛到河南路上荣宝斋,与老朋友彭仁甫、庄成章(都是鉴赏专家)等闲聊。有人拿一方有红木底盖的砚台到店里来,请求收购。但这件“四旧”之物,谁都不敢收。内行的富华,一看就知道,晋砖砚质硬,能留墨、发墨,估计还是明代人制作,放掉实在可惜。于是他不顾后果,花4元钱大胆买了下来,再转到大壮先生家里,想寄放一下。大壮先生答应了。

  1974年上半年,上海中国画院结束了对富华的审查,他又可以重新画画了。他再次来到大壮先生家,只见砚台的底盖已被仔细打磨过。老先生不知为何,只让取走砚台,说是且把底盖留下,自有用处。又过了几年,到1978年,老先生才笑吟吟地把底盖奉还,盖上已有“大壮书,觉初刻”等字。原来,大壮先生少言寡语,却是有心人。他这么做,其实是对这方晋砖砚的肯定啊。

  富老深情地说:“这方砚台伴了我近40年,到过22个国家,画过三千多幅画。尽管现在它有点破损,我依旧留在身边,时刻把玩。后来又去麻烦钤拓高手的老朋友符骥良先生(最近他刚刚去世,令人叹息),请他精心做成两张拓片,收进《富华画集》里。可以说,它是我艺术生涯的最好见证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当代玉雕的传承与创新
刊头篆刻
一方晋砖砚 几多老友情
明永乐·剔红五老捧寿漆盘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4一方晋砖砚 几多老友情 2012-01-14 2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