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报曾刊登中远两湾城8号楼业主轮守大堂赶走群租的报道(详见去年5月8日A1版),令同样被群租困扰的其他楼居民羡慕不已。受此启发,小区320号楼里两位“新上海人”倡议集资改造大堂,受到居民热烈响应。“我们希望在美化家园的同时,也感化群租客!”这是业主的心声。
大堂焕然一新
记者来到320号楼,约100平方米的大堂修葺一新:浅灰色墙纸简洁雅致,与新铺的淡黄色墙砖无缝衔接,不锈钢修边条闪闪发亮。在屋顶四角,4个崭新的红外线探头一刻不停记录着……
而在去年5月,记者第一次前来采访时,大堂还很陈旧。由于一些租客喜欢将电瓶车、自行车带进大楼,大堂墙上和电梯里有许多刮蹭撞击的痕迹,地上也有不少烟蒂。
“这一改变,多亏27楼小吕、25楼小施和其他一些热心业主。”63岁的楼组长方锁英告诉记者,320号楼60多户人家中有24户是群租,环境脏乱。去年8号楼自治赶走群租的报道刊出后,大家很受震动。可是,320号楼居民大多是上班族,许多业主没空值班轮守大堂。眼看大堂越来越破旧,仅有的一个物业探头根本无法拍到所有角落,大家只有干着急的份。
亲自监工装修
去年12月,契机出现。楼内一户群租房发生小火灾,二房东为示好,提出为电梯口换上新瓷砖。27楼的吕海声早就对大堂外观和安保能力不太满意,便和温州老乡、25楼的施巨贤商量,索性集资重新装修大堂。两人找到方阿姨,决定先发倡议书征求意见,只要半数以上业主同意就开始行动。
去年12月17日,倡议书送到每家每户,两天后支持者就超过了二分之一。“大家都说,大堂是我们楼的‘脸面’,出钱搞得好看点也应该。”方阿姨在底楼摆出了募捐箱,贴出了记录捐款金额的红纸。为了带头,吕先生和施先生各自先捐了2000元,而其他业主也陆续送来了资金。50、100、200……金额不在大小,在于美化家园的心。23楼王阿姨还捐了3次,总共850元。
与此同时,吕海声找了朋友帮忙免费设计,又开车去各大建材市场买水泥黄沙瓷砖墙纸。施工队进驻后,他和施先生又接过监工的活,甚至亲自装探头。最后装监控设备时钱不够了,除了再出通知外,施先生又拿出1000元,吕先生则承诺“包底”,追加了826元。
账目全部公开
经过3星期的忙碌,今年1月6日装修完工。业主一周内共募捐24726元,全部用于装修和安装探头,每户捐款数目和资金去向均公开。“现在大堂监控没有死角,录像20天更新一次,安全多了。看到大堂那么漂亮,群租客也不好意思在探头下乱画乱撞啊!”业主卜阿姨开心地说。
更令业主感动的是,发起者是两位来自温州的“新上海人”。在上海工作的吕先生说:“上海也是我的家,小区搞好点,自己也开心。今后我们还想装修电梯,慢慢来。”
“8号楼出人自治,我们出钱改善硬件,希望达到同一个目的:以行动感化楼里的群租客。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建成好看、舒适、大气、和谐的家园!”业主们这样说。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