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份的焦虑
张欣
  张欣

  有一个叫刘浩的人,在相亲选秀节目里成功跟女嘉宾牵手。后来被人举报是漏网的杀人犯,一查,果然是。他1998年杀人时的名字叫吴刚。这件事离奇的地方是,背负着一条人命的吴刚怎么还敢上电视?可见他扮演了太久的刘浩,就以为自己果然是身世清白的刘浩,既没有整容,还大秀才艺表演,要知道他杀人时就是一位歌手。总之他毫不掩饰,只说明他在心里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有一个劝我对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的朋友,当她的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她一巴掌就扇过去了。可见她作为劝导者时的身份与母亲的亲临其境一定大相径庭。我同时有两个朋友,分别是大婆和小三,跟大婆当然聊道义,跟小三就聊真爱。最终自己也感觉有些分裂和错乱。 

  王朔说过,你们体制内的作家就不要跟我谈气节了。这话说得很到位,自由真的是有代价的。现在很出了一些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人,还特别的理直气壮,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焦虑,主要表现为既不放弃利益,又要保留痛快。 

  还有一个特色是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呆着,仿佛不友情客串一下别人的身份那就是白活。比如官员:写诗、唱歌;作家:从政;网友:侦探,专门负责反腐倡廉揭盖子;商人:撒钱慈善;火车追尾了,调度员在哪里?到北京去看海,也不止看一次了,北上广都有这种情况,负责水务的部门在干什么?至少有个说法吧。电梯出事故了,说维修工难找,或者刚维修过,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医院急诊室的大夫不在,答曰做手术去了,那这还是急诊室吗? 

  假如你认为还有什么至关重要的近乎于神圣的位置,上面一定坐着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千万不必拍案惊奇,世道如此,人人干一行,恨一行,总得找个地方透口气,换个马甲穿穿。 

  身份的焦虑这件事可能伴随一生,因为身份决定立场。在这个万花筒一样的乱世,还是先确认好自己的身份吧。别像那个“幕后门”哥儿们,先说自己是公务员,又说自己是企业老总,基本属于当众焦虑。也是相亲节目里发生的事,真是一不留神就掉沟里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04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明星作家文采溢书香
故宫日历
身份的焦虑
好一番折腾
舞台
不想长大
图片新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身份的焦虑 2012-01-24 2 2012年0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