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部队”的秘密
据不完全统计,伊朗约有25~30座完全或主要用于核计划的设施,其中6座属于—级目标:纳坦兹的铀浓缩设施、伊斯法罕的转化装置、阿拉克的重水反应堆、帕尔琴的武器及弹药生产设施、福尔道的铀浓缩设施以及布什尔的轻水反应堆,“恐伊成瘾”的以色列当然把它们列为首要目标。
以色列《国土报》透露,甘茨最近曾亲赴华盛顿,其中与美军高官进行有关伊朗核问题的会商,以及军事技术方面的讨价还价势所难免。知情人士称,美国不可能阻止以色列军事机器对伊朗的战争准备,最多不过是减缓其运转速度,但所用“减速剂”却是致命的精确打击武器,这反而会刺激以色列单独动武的信心。
另据报道,以军总参谋部在去年12月秘密组建了“深度部队”,它将陆军参谋部侦察队(代号“第767部队”)、空军翠鸟突击队(代号“第5101部队”)及海军第13特勤队集成为一体,受甘茨的副手艾维塔少将节制。艾维塔曾在今年1月13日向媒体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特拉维夫与德黑兰相隔千里,但以军有能力实施破坏及敌后渗透任务。艾维塔强调,“深度部队”在执行海外任务前,会与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进行密切配合,在任务下达后,士兵们要在根据目标的样子所建造的模型内训练、准备数月。在制定任务计划时要分三个层次:抵达目的地,在目的地“干活”以及“回家”。通常情况下,后勤运输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军事行动本身。
按照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的信息,以军突击队早就向伊朗境内投放了人员,这些人对环境颇为熟悉,而且他们还得到活跃于伊朗西北部山区的库尔德游击队的帮助,他们一直致力于监视和摧毁伊朗的核开发及导弹生产设施。据称,去年底德黑兰郊外的伊朗导弹基地发生爆炸后,一名库尔德武装头目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以色列同行:“这只是消遣,咱们什么时候去摧毁了地面上所有的核设施呀?”
值得注意的是,甘茨没有完全押宝于秘密战,对强化空中打击力量同样不遗余力。考虑到伊朗核设施不但分散而且隐蔽,想“一锅端”并不现实,极可能需要短时间内的多次、反复打击,这对以色列空军的空中加油能力是一个考验,因此甘茨正通过各种途径要求政府尽快提升空中加油部队的能力。今年1月,以色列又接收了一架波音707客机,用于改装成空中加油机。此外,以色列空军还曾经考虑建造无人空中加油机。
“一不做,二不休”
为多位以军高级将领写过传记的希拉教授指出,与前几任以军首脑一样,甘茨是个不惧刀口舔血的人——他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因此往往乐意冒险。不过,“战争不是游戏,伊朗不会轻易沦为以色列的猎物,甘茨肯定会‘谋定而后动’”。
其实要想预测甘茨的决策,不妨从了解他的履历开始,毕竟“历史是告诉未来的最好老师”。
1959年,甘茨出生于特拉维夫郊外的卡法尔·阿希姆居民点,当时该地区经常受到巴勒斯坦武装的渗透袭击和炮击。甘茨从小就和其他男孩一样接受军事训练。1977年,甘茨进入以色列国防军后,就报名参加伞兵。甘茨在伞兵部队中接受了包括导航、爆破、跳伞、突袭、绳降在内的一系列专业训练,这些训练堪称严酷,淘汰率高达60%。当时以色列经常与周边国家发生交火,担负日常战备任务的伞兵部队多次走上战场,接受战火的考验。
正是经过实战的磨砺,上世纪80年代末,甘茨成长为以色列空军翠鸟突击队指挥官。1991年,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发生政权更迭,反犹的厄立特里亚族和提格雷族武装取得国家控制权,为营救可能遭到迫害的犹太人,以军奉命实施“所罗门行动”,将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空运回以色列。1991年5月24日,甘茨率领的数百名翠鸟突击队员赶到并控制埃塞俄比亚首都的机场,引导14324名犹太籍埃塞俄比亚人登上以色列专机,仅用36小时就全数运走,行动中无一人伤亡,甚至还有两名婴儿在货机上降生。
2000年,甘茨就任以色列国防军北部军区司令,他上任后全力遏制因以军弃守黎巴嫩南部“安全区”所造成的防务混乱,阻止黎巴嫩真主党靠近边界,并被以色列媒体誉为“石墙”。一年后,甘茨奉调成为以色列驻美武官,全权操作美以军事合作事宜。2011年2月13日,以色列内阁一致同意由甘茨接任国防军参谋长,按照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说法,甘茨是“完美的军事指挥人才,其丰富的业务经验能为以色列国家安全带来更大福音”。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认为,甘茨与前两任以军总参谋长哈卢茨(指挥过2006年黎以战争)、阿什肯纳奇(指挥过2008年扫荡加沙的“铸铅”行动)相比,更具进攻色彩,“宁可烧掉养鸡场,也不让一只病鸡出栏”是其行事风格。一旦事态发展到谁也不愿后退半步的情况,习惯“一不做,二不休”的甘茨很可能会按下战争启动键。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