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理好了。镜子里的我,显得精神多了。我满意地朝理发师点点头。
我准备站起来,理发师却示意我再等等。以为他觉得哪里不如意,还需要修剪一下。为客人理发,他总是丝毫不马虎,不论是生客还是熟客,这也是我定点在他这儿理发的原因。他换了一把细细长的剪刀,对我说,你有几根白头发,我帮你挑出来剪掉。说着,他左手将我的头发扒开,理顺,轻轻地挑起一根,右手握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伸到发根,剪断。
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找到了19根白发,都帮我从发根剪掉了。确认没有白头发了,才拿起梳子,帮我将头发重新梳顺。一边梳理,一边跟我讲着平时怎样护理头发。从镜子里看到他,神情专注,熟练、从容,像做着一件大事似的。
这是小区里的一家社区理发店,门脸很小,只有他一个理发师。他的手艺好,价格也公道,理一次发只要10元钱。
他的小店,狭小而干净,唯一称得上精致的,是地上铺着暗红色的实木地板,与一般理发店黑白相间的地砖,显得很不同,让人感觉古朴而温暖。每当他低着头,专注地为客人修剪着头发时,就不时围着椅子,移动脚步。我发现,椅子后面的地板,因为他的脚踩来踩去,红漆被磨光了,露出了木头的本色,样子看起来就像镶嵌在暗红色地板上的一个白色月牙儿。
那天在帮我理发时,我又和他聊起来。他告诉我,从这个小区建立那天起,他的小店就开张了,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小区里的不少老住户,都是在他这儿理发的,有的孩子刚出生时在他这儿剪的胎毛,如今都长成大小伙子了。难怪椅子后面的地板,都磨出了木头的本色。我指着那个“白色月牙儿”让他看,他低头瞅了瞅,憨憨笑了。我说:“那是你踩出来的月亮呢!”
地板上的月牙儿,那是一个理发师20年的舞台。想象着一个人长年累月,就围着一张椅子转动,工作,那是怎样的一种寂寞,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月亮升起来了,理发师也从意气勃发的青年,步入了中年。
每次去菜市场买菜,我都会上唐师傅的肉铺买肉。不为别的,就因为唐师傅卖的肉安全、公道。
唐师傅的肉铺上,有一个硕大的砧板,厚度足足有一尺半,是最好的枧木做的,样子就像一个敦敦实实的圆木桩。靠里的一侧,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
唐师傅告诉我,这个砧板,是二十多年前,他父亲特地去广西给他买回来的。那时候他刚刚高中毕业,高考落榜了,心灰意懒地跟着父亲一起在菜市场学卖肉。这个砧板,就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当时,这个砧板高度有60厘米厚呢。
唐师傅一边为我剁骨头,一边有点自嘲地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儿子都读大学了,那么厚的砧板,也被我剁掉一小半了。
唐师傅挥舞着厚实的砍刀,在砧板上一刀刀剁着,坚定、干脆、有力,手起刀落,骨头被剁成均匀的块状。
忽然想:这块砧板,不就是唐师傅的舞台吗?砧板一点点凹陷下去,岁月一点点流逝,砧板挑起了唐师傅一家的生活,也支撑着唐师傅的希望。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人生的舞台,也许就是一张理发椅,一块厚实的砧板,或者一台缝纫机,一面黑板,一个方向盘,一只电脑鼠标,一亩土地,一把瓦刀……我们一生中的很多时间,就是在它们面前度过的。舞台如此之小,微不足道;但是,只要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那里面一定有一个人的青春和岁月的痕迹,一定也呈现出了一个美丽的月牙儿。
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小舞台,才搭建成了人生的大舞台,社会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