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名琛被俘时,手下有人以手指河,劝他跳河做烈士,但叶名琛居然没有表示。不过你不跳河,并不意味着没有人落水下河。联军里的中国志愿兵,那些客家人,一看见这个屠夫被捕了,一路上给予他各种各样的侮辱,并且在他脖子上做出杀头的动作。至于叶名琛的那些同僚们,更不够伙计了,老大被逮了,他们首先要洗白的是自己。
1858年1月27日,广东的奏折送到了咸丰皇帝手中。非常诧异的咸丰皇帝用朱笔在该折尾写了几个大字:“览奏实深诧异!”您想啊,可怜的咸丰天天看叶名琛的捷报,习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了,现在突然来个从胜利走向大败,叫他如何适应?咸丰皇帝下旨以“乖谬刚愎”之罪褫夺叶名琛的职务的同时,着黄宗汉补授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未到任之前由柏贵署理;广东巡抚则由江国霖署理。
此时,洋人先是把被俘的叶名琛弄到了香港,后又把叶名琛转移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居大里恩寺的镇海楼上。叶名琛则每日写书作画,以应洋人之请,书画上皆落款“海上苏武”。苏武若泉下有知,不定如何跟他急呢。不过,一年后,叶名琛就与苏武九泉相见了。
转移的过程中,《泰晤士报》的记者柯克与叶名琛同船,他发回伦敦的文章,让英国人恶心死这位中国总督了。第一,他说叶名琛屠杀了10万名拜上帝教徒。同情拜上帝教的英国民众自然认为叶名琛是广州屠夫。第二,柯克说叶名琛不讲个人卫生。指甲肮脏,不洗澡不刷牙,用袖子擦鼻涕。在他们眼里,不洁比渎神更让人不能容忍。第三,他描写中国最小的猪的尾巴都比叶名琛的辫子长。天朝大吏叶名琛的光辉形象就这样让英国的小报记者给毁了。
叶名琛住在镇海楼,待遇比拿破仑要高些。按叶名琛随行家人许庆与胡福事后的口供,洋人给叶名琛预订了专门的车马,叶名琛可以随时出去游玩,但叶名琛保持了晚节,坚决不跟他们玩。洋翻译每天还定时给叶名琛读报,所以叶名琛对于国内的情形也知道个大概,但是不知其详。唯闻战则喜,闻和则长叹。不过叶名琛身边的志愿人员远没有人家拿破仑多。跟随他的,只有一个厨子刘喜,一个剃头匠刘四,一个巡捕蓝镔,两个家人许庆、胡福。除此之外,当地有两个中国商人——金子达与刘裕寿,经常前去探望叶名琛,并代叶买办物件。
1859年3月24日,叶名琛随带的粮食吃光了,随从人员想从本地购买,叶名琛不准。他给随行人员们说:我之所以不死,愿意到这里来,是当时以为夷人会把我弄到英国。听说英国的国王比较明理,我想面见其国王,当面评理。两国既然和好了,为什么还来找事?说个谁是谁非,把他说服,而存国家体制。至于我自己,早置身度外了,不期来到这里,一天又一天,总不能到他国,还活着干啥?所带粮食既已吃完,何颜吃外国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