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调查也称民意测验、舆论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时政等问题的普遍意见和态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精确反映社会舆论和民意动向。
民意调查起源于1824年的美国,当时哈里斯堡(宾夕法尼亚州首府)的一份地方报纸想了解自己的读者希望谁成为下一届总统,最后是“民意”与结果不相符合,这次调查虽然失败了,但仍被看作最早的民意调查。成功的“民意调查之父”当推美国社会学家和记者乔治·盖洛普(1901-1984),他于1935年成立第一个“真正的”民意调查机构,第二年的民意测验准确预测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将再度当选美国总统。盖洛普致力于用科学方法推进民意测验,从此,民意测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为提高。今天,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在全球有70个分支机构。
民意测验是一种问卷式调查,通常程序为:确定调查课题\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统计和分析调查资料。民意调查根据调查课题进行随机抽样设计,确定研究总体和调查范围。调查问卷一般比较简单,问题数量有限,答案往往为“是”或“否”。另外,尽管调查的问题是公众熟悉和容易理解的,但由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问题的关心程度不同,因此调查前应考虑到调查结果有可能出现精确性和深度方面的某些局限。
民意调查也采用观察法,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深入到一个社会群体,并以群体成员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以便于观察、收集和分析资料;非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不进入调查对象群体而进行旁观。参与观察又分为完全参与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者长期生活在被观察群体中,有时需隐瞒和改变自己的身份,扮演群体中的一员,就像演戏一样;而群体也把他(她)当作“自家人”。非完全参与观察者无需改变自己的身份而在群体中进行观察,但他们必须做到能被群体认可和信赖。
民意调查(测验)所研究的是公众普遍关心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向民众公布调查结果是为了解释问题的趋势和倾向,引起公众的重视,以此引导社会舆论,向民众提供了解社会的窗口。民意调查机构通常持中立态度(也应该持中立态度),被调查者因此愿意配合。民意调查可由官方机构实施,也可委托民间的民意调查机构进行,民意调查的调查者应具备各方面的优秀素质。
由于现代通信手段、大众传媒工具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民意调查越来越科学和精确,能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