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温柔的世界》见报后,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万没想到我的一点感恩之情,竟然触动了杨华的心思。
杨华是我中学的同学,年轻时人长得很漂亮,花容雪肤,乌发明眸,曾经撩动过班内多少男生的朦胧情思。
“文革”结束后,杨华从农村回来早早地结了婚。她的丈夫张平也是同校的同学,是个出生在上海下只角的黑皮哥。据说他俩是在插队落户时相恋的。张平虽然皮肤黝黑,其貌不扬,但人很聪明,又多才多艺,这也许就是杨华喜欢他的根本原因吧。
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各自奔忙,少有来往。我也想当然地认为“白雪公主和黑皮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谁知月有阴晴圆缺,一向高傲的杨华现在却碰到了大麻烦。
两天前,我突然接到了她的电话,应邀在一家上岛咖啡馆和她见了面。虽然同学间的热情依旧,但多了几分深沉的沧桑感。杨华的变化太大了,中学时代雪白粉嫩的洋囡囡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小老太。我的心头不由得涌起一阵酸楚;这是怎么啦,杨华?!
杨华浅浅地呷了一口咖啡,慢慢地打开话匣子,她先是称赞我的文章写得好,接着又数落起张平的种种不是“……我天天服侍他,一样事体也不要他做,还说我不好,想不到他是这样没良心的男人……”
通过杨华的叙述,我终于明白她其实十分爱张平,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长期以来一人辛苦地操持家务,把丈夫当老爷般地供起来,退休后也不让他出去工作。原以为自己的一番苦心能得到丈夫的理解,但张平非但不领情,反而连脾气都变得很暴躁,整天喝酒,打麻将,还动不动地骂老婆。
“我实在没办法,只有请你帮忙了,张平爱听你的话,你去劝劝他好吗?”
杨华说到此,眼圈一红,轻声地啜泣起来……
回家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头脑中不断地叠化出杨华年轻时靓丽的倩影和现在这般憔悴衰老的形象。真是天地不公,造化弄人。杨华,你怎么会变得这样,这难道是你们做女人的宿命吗?在为杨华抱屈的同时,我终于看到了他们夫妻间问题的症结。其实,应该规劝的不是张平,而是她自己。杨华是一只辛勤忙碌的蜜蜂,张平是一只苦恼闲散的夜莺。维持这样的现状,能找到一个契合、互动的平衡点吗?杨华爱丈夫没错,但绝不能一味地迁就呵护,必须给予有效的刺激和鼓励。聪明的杨华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以致造成了现在家庭的困局。
说实话,我也不是一个模范丈夫,更没有能力为杨华指出一条解决夫妻矛盾的捷径。如果有空,真希望她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裴多菲的那首名诗:
“听说你使你丈夫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恼的夜莺,而今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待他吧,使他因此常常唱出甜美的歌来。”
努力啊,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