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秘“垃圾”寻旧物
时尚台词“接地气”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晚首演
杨建国
■中文版音乐剧《猫》昨首演郭新洋摄
  中文版音乐剧《猫》经过两年筹备、三轮全国性选角、20周高密度排演,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首场公演。从1981年5月在伦敦西区面世以来,这部在全球26个国家、300多个城市连续演出30多年的经典音乐剧,也由此宣告诞生了第15种语言的版本。目前,中文版《猫》上海站前两轮演出的票房已超过1200万元。观众的热烈反响,反映了优秀音乐剧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品种。

  垃圾场是生活社区

  观众昨晚一走进上海大剧院,就被舞台上如山崖峭壁般环绕的垃圾场吸引。有不少人还走到舞台前,细细寻找“中国垃圾”。《猫》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工业时代的垃圾场,来营造现代社会《猫》的环境氛围,让观众看着装扮成动物的演员表演时,迅速拉近欣赏距离。这座由1500个道具组成的垃圾场,虽破败颓旧却无陈腐之气,各种类型的猫窜上跳下、钻进爬出,宛若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神秘社区。观众细细寻找,看到那些生锈卷角的“沪A”车牌、脏迹斑斑的嫦娥月饼盒、新浪微博那个红黄色鸡头标志、巨大的新华字典等,不由得会心一笑。有人说:“如果在演出期间,发起一个‘中国旧物寻秘’的游戏,观众一定会饶有兴致地参与。”

  猫妆敷面性格鲜明

  《猫》剧一开场,各种各样的猫便从堆场上、垃圾洞、观众席挠首弄姿纷纷爬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观众身边时,还会驻足戏耍,让受惊的观众顿时产生亲密感,一些小孩则开心地抚摸猫背逗趣,短暂的互动使场内气氛相当轻松。34位中国年轻人扮演的猫,虽然猫皮裹身,猫妆敷面,根本无法认出真容,但在舞台上,无论是英雄猫、爵士猫、魅力猫、摇滚猫,个个性格鲜明,随着剧情发展,观众不会混淆谁是谁。不过,尽管以猫的姿态表演集体场面如群舞、合唱等,那种激情的释放有无可挑剔的视听冲击力,但在独唱或单独表演时,有些演员显然尚有点紧张和拘谨,让人觉得稍欠自如感。当然,毕竟是首场公演,也许还要在舞台上磨练一段时间,才能尽情尽心。

  名家翻译歌词诗意

  中文版的关键,不仅在于角色全部启用中国演员扮演,准确贴切的中文歌词更是重要因素。虽然无法对照英文版来逐字校验,但从现场感受觉得,演唱的歌词尽管稍稍缺少一点音韵顺畅性,但演员的歌声基本没有拗口别扭之处,听惯了以后,更是觉得十分自然。从字幕上的歌词看,翻译的内容比较注重强化诗意,这也与《猫》剧来源于艾略特的诗作相对应。据悉,中文歌词翻译出自残疾老翻译家薛范之手,看得出,诗句的运用非常考究精致,自有独到的功力。而中文台词则经过众人反复推敲,加入了时下人们熟悉的流行语、沪语和中国成语,在特定情境中出现,不仅有巧妙活跃剧情的功能,更体现了中文版“接地气”的效果。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博观察
   第B11版: 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神秘“垃圾”寻旧物 时尚台词“接地气”
花季少女登台沉稳大气
上交首次赴新疆演出掀热潮
《顶级厨师》明迎来“重口味”挑战
展示壮丽风光 彰显多彩文化
《一九四二》杀青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0神秘“垃圾”寻旧物
时尚台词“接地气”
2012-08-18 2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