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长三角/综合视点
     
本版列表新闻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通95岁独居老人“裸捐”百万元之后……
引来了100多名被感动自发前来照顾她的“儿女”
仲茜
  老伴去世后,南通老人宋英捐出百万元存款,帮助“更需要的人”。后来,无儿无女的她收获了100多名被她感动、自发前来照顾的“儿女”。

  孤寡老人并不孤单

  “15年前,区团委号召帮扶孤寡老人,我与她(宋英)结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老太太不简单。”在昏暗的楼梯上,王玉兰熟练地摸开一盏楼道灯,“小心点,这楼确实太旧了。”

  这个“为老服务队”的成员之一,是南通市通州区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家境殷实,但对于这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楼,她熟悉得就像自己家。

  她已经无数次来到这里,但她说,每一次推开宋英的家门,她都如同第一次那样震撼。

  式样老旧的门后面,仿佛还停留着上个世纪——清漆实木的大立柜,被摩挲得发亮的藤椅,垫起一个桌角的八仙桌,还有那拉线开关的电灯……

  老人早就等在门后了,因为年岁大,她的行动有些慢。王玉兰干脆不让她起身了,自顾自地走进厨房,把带来的鲫鱼汤、水煮河虾、青菜和米饭装进一只漆盘,摆在老人面前,替她系上一块围裙。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在老人家里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一边说,王玉兰一边帮老人拈掉嘴边的一粒米饭。

  她口中的“我们”,是一支名为“为老服务队”的组织,由100多位志愿者组成,专门照顾宋英。一有空,他们就会来到老人家里,给她送点可口的饭菜,陪她聊聊外面的世界。

  但在一开始,包括王玉兰在内的所有人,都被别人怀疑过,“你们这样是想继承老人的遗产吧?”  

  面对质疑,王玉兰也大声地回应,“老人的钱都捐出去了,我们能图什么!”  

  捐出一辈子积蓄

  其实,95岁的宋英老人,也曾经蛮宽裕的。

  早在1945年,宋英与丈夫姜美善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后,两人留在了云南。老人保留的黑白照片里,年轻的夫妇穿着一身军装,意气风发,后来夫妇俩回到了南通。

  “那时候苦,我们就比较节俭,每顿饭一个菜。我老伴也不抽烟喝酒,最好吃烧饼。”宋英用苍老的右手,摩挲着照片,眼睛里透出异样神采。她说,因为种种原因,她没有孩子,一辈子最持久的花销,是交党费。

  相濡以沫70年后,去年2月,姜美善因病去世,宋英突然发现自己孤独了起来。于是,每天的一日三餐,老人都会端着饭菜,来到位于卧室的供桌前面,瞅着老伴的遗像,念叨着,自己织的毛衣又多了一条袖子,自己今天开了荤,炒了蛋炒饭……

  今年1月8日,宋英又端着饭来到老伴灵前。这一次,老人的念叨,显得有些郑重,“老姜,我把钱捐出去了。”

  “我跟他早就说好了,两人都不在的时候,就把一辈子的积蓄捐出去,我怕到时候没机会,干脆早点捐了。这样也好,能早一点帮到那些更需要的人。”宋英的语气很轻松,仿佛在讲述一件很小的事情。

  但实际上,宋英捐出的是整整100万元。2012年1月8日,宋英取出16张存折中的99.96万元现金,又用身上的钱补成整数,交到南通市通州区慈善基金会,并建立了以她和老伴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专门帮助当地贫困学生和贫困老党员。

  当天晚上,宋英拿着一张“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的荣誉证书,在老伴的灵位热泪盈眶,“老姜,我对你有交代了。”

  正在传递的感动

  目前,“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已经取出6.5万元,帮助了20名通州籍贫困学生、20名云南籍大学生和15名贫困老党员。

  也正是有一次基金会给老人打电话通报款项使用情况时,恰好在照顾老人的王玉兰才知道,自己照顾了十多年的孤寡老人,居然是一个基金的主要捐赠人。  

  “当时我还向老人求证。”王玉兰回忆当时的情况,老人的回答让她震撼,“总有人比我更需要钱,我把钱拿给更需要的人用,更好。”老人慢悠悠地说道。  

  回到自己的眼镜店后,王玉兰将自己得知的情况,跟自己的店员聊起。一位年轻的店员当即跳起,“姐,老人自己这么苦,还记得帮助人,我们也多抽些时间陪陪老人吧!”  

  成立“为老服务队”的想法,就这样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口耳相传,知道了这位独居的老人,纷纷加入了“为老服务队”。  

  有大学生周末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讲述青春;有出租车司机来到老人家中,接老人去医院做检查;有年轻的人们推着老人的轮椅陪老人到城市展览馆参观;有闲暇的中年男人为老人接起出了故障的电线;也有像王玉兰一样的家庭主妇,来为老人做饭、收拾房间、洗脚。  

  曾经有邻居半开玩笑地表达自己的羡慕,“你儿女天天换,比别人亲儿子孝顺多了!”听到这些,宋英也大笑着回应,“那当然!” 

  仲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视点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南通95岁独居老人“裸捐”百万元之后……
被电动车刮倒竟索赔五百万元
社区义卖会 温暖邻里情
换个包装袋 苏北米变东北米
不争财产争脑瘫女儿抚养权
新民晚报长三角/综合视点B02南通95岁独居老人“裸捐”百万元之后…… 2012-11-27 2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