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药商向记者证实了“返点”的情况。有药商解释:“以前我们和医院谈,为了让医院能用、多用我们的药,惯例是我们返利5%~20%给医院。也就是说,我们5元利润里面,有0.5元~2元甚至更多的利润要返回给医院。和有的医院领导关系好,返利就可以少一点。”这位药商说,“现在统一由政府来谈,我们这块的返利就没法松动。最吃亏的,就是一些没法给返利或者返利很少的药商,药肯定是没法进医院了。”
记者调查发现,不光吴江区卫生部门在这样操作,在苏州下辖的常熟、昆山、太仓、吴中区、相城区等地医院,也在当地卫生部门的主导下,进行了类似的操作,最高让利比例达到20%。
苏州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根据今年9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来运作的,是苏州一些地方依据政府的文件精神实施的一项改革探索。最终通过谈判节省下来的这笔费用,也用于公共医疗支出。除了吴江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政府开设的专门账户。医院向药商伸手要钱,到底是财政投入不够,还是执行相关规定走了样?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陈超 何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