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的受访者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
家住河北张家口的吴喜红一直从事幼儿教育方面的工作,据她观察,“只会争不会让”的现象如今在孩子中特别普遍。“现在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学校和家庭基本都是竞争教育。有的父母甚至告诉孩子,凡事不能让,让了就吃亏。”吴喜红说。
礼让精神缺失的背后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与缺失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指出,许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不会礼让,只是当他们看到懂得礼让的人吃亏、争抢的人占便宜的“逆淘汰”时,他们中的一些人才会放弃礼让,和其他人一样去争抢。
“礼让精神缺失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与缺失。”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郁喆隽说,在美国加州,普通人如果在残疾人停车位上停车,罚款最高可达2000美元,这是有立法保障的,执行也非常严格。这就让人们明白,该礼让而不礼让的行为要付出明确的成本。
礼让他人真的会让自身利益受损吗?
“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都赶不上。”这句在网上很流行的话,最能说明当下社会的问题。“规则固然重要,社会成员道德反思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卞绍斌认为,如果不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当遇到模棱两可、执法者缺位等特殊情形时,这些外在规范很可能就让位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营造一种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社会氛围。
(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