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关注
回收应从社区中抓起
  两年前,13位市人大代表联名递交议案,关注上海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又有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递交多份书面意见和提案。

  每月设立回收日

  市人大代表杨逢珉的书面意见很详细,对电子垃圾回收及再利用模式提出多个设想——

  政府发文,设立电子垃圾回收日,每月可指定一天,如每月第一个周六。回收车在这天按固定路线在固定时间行驶过主要居民点,安排志愿者随车帮助回收。

  在公共场所及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印有“美丽中国”图案的电子垃圾回收箱,可将废电池、节能灯和一般电子废弃物分类放入不同颜色的回收格内,每天由专车专人沿固定路线收取。

  通过政府拨款或募集慈善资金等方式,设立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再利用专项基金;由政府出面,建立长期的环保活动网站,建立网上回收渠道;各媒体定时播放公益广告。

  居委会号召居民把家中电子垃圾交到指定地点,每个小区建立一到两个回收点;或提醒居民回收车本月经过社区的时间;或教会居民如何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正规回收企业。

  源头减产 纳入考核

  杨逢珉还建议,产品设计阶段多用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从源头上减少电子垃圾的产量。“奖励生产环保电子产品的企业,如减免税收,政府优先采用等;反之则提高税收或收取高比例排污费;政府逐步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必须用哪些环保原材料和先进技术,其他则禁止使用。”

  杨逢珉提出“基层环保联络员”的概念,由专人负责协调、跟踪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在区县和市级层面,明确各级行政领导是辖区内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第一责任人,订出年度考核目标,并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她补充说,定期公示各级机构回收再利用数量,及年度目标达成率。年终考核各级分管负责人,奖罚分明。

  街道广设回收站

  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协会荣誉会长俞金标建议,“社区是最利于搭建回收、处理体系的平台。它直接与居民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优势。行业协会可以在回收的同时,提供家电维修服务。”俞金标设想,在全市每个街道内建立至少1个电子垃圾回收站,统一交到区、市回收站,再转交正规企业统一处理。

  他坦言,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植和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配套政策宣传,提供一部分专项资金,并确定牵头部门,解决多头管理的尴尬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市场之窗
   第B18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19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20版:职场方圆
电子垃圾拆解流水线“等米下锅”
回收应从社区中抓起
各国电子垃圾处理法规
新民晚报焦点A04回收应从社区中抓起 2013-02-06 2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