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机会出访瑞典和芬兰,参观学习了那里的几所设计院校。这次深度交流,让我面对面地接触到了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设计文化和设计教育。
瑞典和芬兰,都是属于高福利的北欧国家,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大学的教育费用都由国家全额补贴。由于北欧社会并不看重学历,所以有很多学生是有短暂的工作经验,然后再继续回到大学深造的,因此学生的普遍年龄要比中国学生高一些。而且有预科制度,因此大学都是3年制。
这次拜访的一些院校可以说是各有特色,每所大学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芬兰的海门应用技术大学(Hameen Ammatikorkeakoulu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位于远离赫尔辛基的大自然怀抱中,其设计系仅有鞋类设计、服装设计和玻璃陶瓷设计3个专业。鞋类设计属于北欧唯一,尤为令人印象深刻,该专业除专职教授外,还从意大利、英国聘请外籍教授来校担任课程。而与之配套的各类工作室则配备了不同年代、不同用途的各种工具、机械,经过系统学习的学生可以完成一双鞋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所有步骤。该校属于实践性大学,不设研究生课程,偏向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而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则体现了完全不同的办学理念。该校2010年由3所不同专业的大学合并而成,硕士研究生人数占30%以上,并将逐年增加以追求更高的研究型大学定位。其中的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School of Art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是芬兰最大的艺术院校,我们参观的Arabica校区建筑由老厂房改建而来,与Arabica设计中心及居民活动中心相连。该校更多鼓励学生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设备齐全和使用自由的各种工作室同样令人眼热。这些工作室,都有专职的技术教师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能够使用任何需要的工作室,找寻做课题作品所需的工具和技术支持。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和社会的接轨,设立实践学分,学生需在暑假去找社会实践设计工作,也偶尔会有一些真实项目由教授牵头的团队带领部分学生协同完成。
上述2所大学的工作室,都是对社会开放的,只需要简单的申请手续即可。这样,就形成了包括毕业生、社会设计师以及任何社区的住民都可以以大学为点进行跨界交流,随时带来社会讯息并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与阿尔托大学类似的有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Kongstfack),该校引以为傲的就是全欧洲最好的工作室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同样可以在工作室里运用从最传统到最新科技的所有技术来突破局限。不过瑞典的另一所贝克曼斯设计学院(Beckmans College of Design)更让我印象深刻。该校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时尚区域的一栋小楼里,只设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时尚设计3个专业,没有研究生课程。每个专业每年只招收15名学生,并且一定要求除了预科学习以外,必须有社会工作经验。而师资方面,除了每个学科的负责人以外,全都是兼职外聘实打实的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或在设计公司从业。这所学院就完全是实战型的教学,课程中结合大量的实战课题。由于其出色的声望,包括宜家、萨博在内的许多公司都伸出合作橄榄枝,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地有机会参与真题实践设计项目。
上述4校,可以说是北欧设计教育的一个缩影。而这一切,当然和当地生活水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北欧高纬度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但又不仅限于此。其实和其他设计先进国家如日本和英国等相比,还是有一些共通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