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季纳凉寝具,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是古人对瓷枕的赞美。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人类使用枕头的行为不会早于商周时期,《诗经》中有“角枕粲兮”,“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之类记述,表明此时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吉州窑为宋代著名民间窑场,窑址在今江西吉安永和镇,始烧于唐代,宋元时期瓷业较为发达。《明东昌志》记:“乃宋寝盛,景德中为镇市,辟坊巷三市,附而居者至数千家,置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吉州烧造品种丰富,有青釉、青白釉、白釉、白地褐花、酱釉、绿釉器物等。吉州窑的低温绿釉是受宋代北方瓷窑影响而生产的,是吉州窑的早期产品,器形有碗、盆、枕等,装饰技法以刻画花、印花为主,纹样有蕉叶、缠枝花卉、水波纹等,艺术风格简练洒脱,素雅清淡。
瓷枕是宋代吉州窑较为常见的器物,从装饰工艺上看,有釉下彩绘和绿釉两种,以绿釉枕居多。
釉下彩绘者作束腰形,绘各式花卉。绿釉者,枕面作如意形、八角形,未见束腰形者,饰以蕉叶、荷花。从造型上看,可以分为束腰形、如意形、八角形三型,没有同期其他窑口常见的像生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有:“吉州窑……宋时有五窑……书公烧者最佳”。依1980年吉州永和窑址发掘和传世品看,吉州窑的绿釉枕的铭枕有“舒家”、“陈家号记”“郭家记号”等几家知名的窑户分散于吉州各地。
我收藏的这个吉州窑绿釉瓷枕为宋朝。外底长方框内印楷书“郭家记”款,字体为竖式阳文,应为作坊商标。而以“郭家记”非常难得,“郭家记”在宋朝吉州窑里,质量最好,声誉也是最佳的一个大窑户,他宁愿少产出,也要严把质量关口。遇到坏窑,几乎全部毁掉。因此,在吉州窑中算得上鼎鼎有名。
此瓷枕长25.5厘米、宽12.5厘米、通高9厘米。枕呈如意状,灰胎,通体施以绿釉,枕体中空,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开光内刻叶纹4片,枕侧戳印朵花。为防止烧造变形,在后壁留有一个出气孔。从侧面一边留有四个支烧痕看,当时为竖立烧制。瓷枕整体造型精美,剔刻图案生动,枕面刻画蕉叶纹,枕四边环印有圆圈纹,瓷枕造型端庄规整,釉面细腻光洁,划花线条流畅,为宋代吉州窑的佳品,传世罕见,保存完好,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古代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