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挖洞那年
郭树清
  郭树清

  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我国边境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打倒新沙皇”成为中国人民集体的呼喊。苏联军队集结在边境地区修建了一系列空军和导弹基地,苏方领导人还一再放出“毁灭性核打击”的战争恐吓言论。为了形势的需要,全民紧急总动员,开展了“深挖洞”运动。

  当时,我的家乡崇明农村,也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挖防空洞运动中,在公社革委会的统一组织下,家家户户齐响应,到处寻觅房前屋后的各种空地、荒地、社场,包括院落和空闲的棚舍等,因地制宜,开挖战时防空壕和掩体做防空洞。

  我家的防空洞,挖在房后用以堆柴的草棚内。全家老小齐动手,利用早晚时间,起早贪黑,大约三天,挖成了一个约3米长、3米宽、近2米高的防空洞。防空洞挖好后,四壁铺上芦苇帘子,顶上用木杆和毛竹做梁,上面盖上稻草,里面按上床铺,摆上凳子,接上电灯,上下用竹梯子连接。防空洞设有两个口,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出口处用木板钉了一个盖子,便于能进能出。由于挖在棚舍内,既牢固安全和隐蔽,又能防水防潮和防风。然而,防空洞挖好后,始终没有派上用处。于是,我和宅院里的伙伴们,经常利用农闲时或雨天在这里看书、学习,也常常引来一些更小的孩子们来这里玩耍,学着电影《地道战》中的故事情节,唱着里面的歌曲,玩起了好人追坏人的游戏,钻进钻出,上来下去,忙个不停,笑声不断。

  那年冬天,我参军到了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此时的部队也在挖防空洞,但比起家乡的防空洞,这是规模较大的正规工程。在家乡挖的是土洞,部队挖的是石洞,而且是修建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防空工事。我们先是从舰艇码头附近挖简易小型防空工事,渐渐地挖出了能作为小型舰艇进出的大型防空场所。当时的口号是,发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积极投入“深挖洞”运动。其间,有的战士却永远漂流在蔚蓝的大海中,留下了我久久的思念。

  时过境迁,一晃40多年过去,家乡的防空洞早已不见了踪影,但是,那年全民参与挖防空洞的轶事,仍历历在目。那是一段留有历史印记的火红的生活,那是一段心中珍藏的峥嵘岁月中抹不去的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青山红日图
诗里情郎知多少
篆刻
牛津的腌笃鲜
深挖洞那年
追光的人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深挖洞那年 2013-07-06 2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