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发和转载
徐达内
  徐达内

  最近上微博,按“转发”键的时候心里总有点犹豫——这么出奇的新闻,会不会最后又证明是个假消息?

  这一两个星期可是有不少前车之鉴。李天一案里那个“轮流发生性关系”就不用说了,完全是断章取义的自寻烦恼,虽说对司法公正缺乏信心算是社会心理之一种,但人云亦云、杯弓蛇影到那个地步,也只能说是智商有亏。

  关键是,那些不谙世事,或者以起哄为乐趣的人,智商有点缺失也就罢了。要是堂堂中央媒体里的专业新闻工作者,也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就实在有些丢脸。

  骗局因一位安徽滑姓孕妇报案而起。现在我们知道,她是因为腹中胎儿畸形而在此前选择流产,但一直未敢告诉夫家,直至十月产期临近,方才编出自己被劫持、胎儿被盗的虚假案情。但从安徽市场星报那位新媒体中心主任邢荣勤微博惊呼开始,人们就是一边嚷嚷着匪夷所思,一边忙着向亲友们散布这个“绑架孕妇窃取腹中胎儿”的惊悚消息。

  媒体的正式报道,使得这个网络谈资更加流传广泛。从安徽网开始,到中央媒体新闻网跟进,再到各家媒体的微博账号争先恐后地转发,并且,队伍里出现了显赫的代表中央媒体在微博世界冲浪的账号,虽然也都在标题中感叹“太离奇”,但终究是基本沿用了“胎儿被盗”的说法。

  而且,纸媒也近乎全军覆没。尽管周末缩减版面,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华西都市报……都没有放松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纷纷图文并茂地加以报道。事发地的新安晚报、市场星报更是在头版向家乡父老大声播报——直到警方发布消息,宣布那位滑姓孕妇承认自己撒谎。

  虽然可以就此批评那些媒体犯了“有闻必录”的毛病,没有向医生咨询基本的产科知识,以至于轻易上当受骗,但严格说来,他们也没有多大责任:首先是在描述案情时基本上都使用了“孕妇自称”的前置限定,报案本身总是真实存在的;再者是一经警方辟谣,也立即跟进播报——在这个新闻传播速度以秒计算的时代,动态真实本来就已取代了“落笔为证”的模式,随时发布,也随时更正。

  不过,再回过头来细想一下,面对这么不符合“常识”的说法,居然一群媒体和意见领袖都在跟进转载转发,并且无视妇产科专家们的断然否定,也就只能是两种心理在综合作用:

  其一,编辑可能自己也不怎么相信,但一看来源是央媒网,“管他呢,反正错了也是央媒网”。在传播链条中,和社交媒体用户更倾向于采信自己的亲友一样,媒体通常也是默认相信同行的基本操守,所以,一旦信源污染,后面的转载者集体中招也就在所难免。更何况在这次的传播过程中,确有中央媒体的介入,更壮了小报的胆。

  其二,在中国民间舆论场上,还有另一个所谓“常识”,即“中国很糟”。所以,对那些充满不安全感的人们来说,当妇产科常识碰到后一个“常识”时,总是轻而易举败下阵来,“宁可信其坏,不可信其好”。按照@北青张天蔚的概括,这就叫“越坏越过瘾”。

  所以,或许只能称这类“没有认真核实、小心求证”的报道为“坏新闻”,而非“谣言”。这种基于对前一个传播者的信任而转发转载的行为,哪怕事后被证明所言不实,到底能不能算作“故意传播谣言”,一时半会还真说不清楚——毕竟,不能“诛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实现中国梦忌空谈看实干
为什么不给他B+?
转发和转载
傲视“小时代”的“内史第”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转发和转载 2013-07-06 2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