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家杨耀扬来说,那年的春节难以忘怀。大年三十,他与同是书法家的镇领导王俭去拜访市书协领导。拜访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七宝蒲溪书画社顾问戴小京时,戴小京说,耀扬,你今年春节不要休息了。见杨耀扬不解,又说,市书协接到中国书协关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的通知,七宝完全有条件申报。中国书协正月十五要召开会议,他可以推荐。王俭当即表示全力支持。杨耀扬心情振奋,说一定会在春节期间完成所有的申报材料。
杨耀扬是土生土长的七宝人,如今是中国书协楷书专委会委员、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特约教师。千年古镇的书法文脉如蒲溪之水,润泽了他的笔墨。他理应为传承故乡墨香,尽一份赤子之心。因此在三年前,他回七宝担任了上海市书协七宝书法创研基地主任。尽管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的条件近乎苛刻,但他有底气。这些年,当地政府为打造“文化大镇”,给予了政策扶持以及经费和硬件上的支持,而他则通过人脉关系,聘请不少书坛名家开办书法系列讲座,并通过举办本市和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举办书法笔会等众多书法活动,把七宝的书法推向了全国。
然而,要在短时间里完成一系列申报材料,谈何容易。除夕夜,窗外爆竹声声,但他心中却始终回响着戴小京的声音:“七宝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上海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旦评上中国书法之乡,将成为上海书法艺术的一张名片。”是啊,七宝书法,从西晋名士陆机书写《平复帖》时的缕缕墨香,绵绵延续到赵孟頫、杨维桢、屠隆、吕克孝、林则徐、张充仁在七宝留下的墨宝,直至今日,老街的历史遗存、艺术藏馆、文房宝斋,以及店铺书体纷呈的匾额布幌,小巷深处字迹犹存的碑铭勒石,无不见证了古镇文脉相承的书法渊源。就他而言,源自魏晋风骨的小楷,与七宝之一宝——成于五代十国的《金字莲花经》楷书长卷恍若神交。
整个春节,杨耀扬埋首书案,几乎足不出门。申报材料包括三个部分:历史文化、经济与文化相关情况以及申报现状。七宝镇经济总量和质量位列全国千强镇第17名。与此同时,七宝镇全力打造以书法为重头戏的文化品牌。七宝大地,墨香浓郁。社区学校的书法沙龙遍布各个居委,校园内外,中小学生习书蔚然成风。在每年举办的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上,七宝学生年年获得等级奖奖项。书法特色学校黎明小学,成了市书协闵行区考级点和教学点,连续多年获市教学优秀组织奖。七宝蒲溪书画社,书法作品屡屡入选市级以上书展。七宝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连续两届获“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春节过后,杨耀扬如期把材料送到戴小京家。面对厚厚一叠完备的申报材料,戴小京感慨之余,即代表市书协写了推荐信。经中国书协实地考察,千年古镇七宝,终成“中国书法之乡”。
十日谈
社区文化追梦者
老胡的文化经是什么,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