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社发表声明
本月出版的《中国图书商报》登载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联合发表的声明。声明指出,“近期,少数书店在图书促销活动中出现了以低于销售价格向市场倾销图书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破坏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八家出版社将联合对以低于采购价格逆价倾销图书的书店进行处罚,措施不限于暂停新书发货,终止销售合同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市场运营主任王林冲表示,八家出版社在社科、学术、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市场份额是有规模的,在中国不可小视。我们希望维护健康的价格体系,因此八家出版社将对网络书店在定价上有所制约,也欢迎更多出版社认可这则声明。
化工社方面表示,该声明不只是针对某一家电商,而是针对整个出版产业链的下游。逆价销售的现场包括电商的价格战,还有个别书店在淘宝等平台上低价售书的行为,以及馆配市场的低价竞标等。
记者在采访八社相关人员时,对方都否认这是一个价格同盟。
京东商城回应
本报记者昨夜致电京东商城,对方表示,该声明并不是针对京东的,只是京东最近正好在搞活动,所以有人就将这两件事情连在一起了。
京东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京东愿意遵循行业规则,在此框架内,谋求电商、出版社和读者的共赢。“京东商城和1000多家出版社保持合作,也不敢得罪出版社,电商离不开出版社的支持。”京东高层在促销活动前,就和八社进行了沟通。针对出版社提出的红线,即不允许低于进货价格进行销售,该负责人强调,如今新书、畅销书售价,一般不会低于进价折扣。到了大型促销时,京东商城会事先和相关出版社达成协议,尊重任何出版社不参与京东促销活动的意愿。不过,在京东看来,大部分促销事实上能够帮助出版社“消化”库存,是征得出版社同意后的三方得利的行为。但“大力促销”容易被不参与活动的出版从业者和媒体视为对出版业的伤害。
双方进行沟通
当下,中国的图书销售实行寄销制。电商凭其销量优势,能从出版社得到比实体书店更低的进价折扣。电商的贱卖多销,勉强维持了出版社的利润,但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这一直为出版社所诟病。此次八社同发声明,出版社是担忧出版市场现状。作为第一线的内容提供商,出版社要找选题、约作者、找编辑、愁发行,到头来的收获远不及中间商和销售终端。“菜价大涨,挣钱的都不是菜农。”
王林冲透露,对于该声明,电商给予了比较积极的反馈,出版社陆续和电商巨头进行了沟通。化工社发行部主任王向民将该声明看作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不要低价,我觉得这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