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 又怎么了?
肖谷
■ 布面油画《黄河颂》图TP
■ 布面油画《南来北往》图TP
  ◆ 肖谷

  当陈逸飞在往《黄河颂》(图一)中那年轻战士手握枪支的枪口上画一朵红的小山花时,当他又在那年轻战士身后画上一群南飞的大雁时,那年轻战士就成为那个时代主题性绘画中最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杰出代表。

  当《黄河颂》的革命浪漫主义被批为具有突出个人主义的倾向时,《南来北往》(图二)诞生了,陈逸飞的对艺术执着的“一根筋”也诞生了。画面照样与《黄河颂》一样只有一个人物,少了革命浪漫主义情调,但革命现实主义的气息却油然而生。《黄河颂》的黄色调在《南来北往》中已化为浓烈的红与更为金色的黄,这种黄伴随着陈逸飞的艺术生涯一路走来,最终成为其标志性色泽。

  当面对《南来北往》那浓烈的革命现实主义气息时,风格强烈的“个人主义”再一次扑面而来,于是扑面而来的指责是对人物脸部色调的“说事”:“工人的肤色虽然是黑了点,但也不能像猪肝那样的黑”。陈逸飞晓得说事的目的是对其与众不同的“个人主义”的指责或批判。

  对此,陈逸飞不言语了。他心里也许突然明白从自己满意的《黄河颂》到《南来北往》的“个人主义”里多少是有些怄气的成分。他心里更明白,其实《南来北往》与几年前的《开路先锋》一样多少也是有些指令性创作的意味的。在他不言语的背后,他以为自己“个人主义”还远远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他也感到了一种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于意识中攀登更高峰时,对能力准备和能量储备不足的不安。于是,他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等待机会,挑战自我。终于在创作《南来北往》的三年之后,在著名军事题材画家何孔德的力荐下,与魏景山合作创作了《占领总统府》。

  《占领总统府》不仅完美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画风,一改那个时代的所谓“革命现实主义”的矫情画风,而且以真挚的严谨创作态度,一改主观造作的创作方法,加上绘画本体语言的过硬技术,使《占领总统府》成为了众口一词的中国主题型绘画的标杆。

  至此,陈逸飞已不是《黄河颂》时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十足的陈逸飞;也不是《南来北往》那有着浓烈革命现实主义气息的有些怄气时的陈逸飞;更不是虽有好评,但多少是有指令性创作《开路先锋》时的陈逸飞。这就是“陈逸飞式个人主义”的陈逸飞。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往往是对“集体主义”的反叛而作为贬意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陈逸飞并没有将“个人主义”意气用事地哲学化,他只是从艺术的角度表达自己的审美态度、审美倾向和审美独立的追求。在那个年代,陈逸飞这种审美追求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陈逸飞这种有着浪漫情怀、审美追求、执着真挚、积极进取、不计成本、永不满足的“个人主义”。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文化艺术圈中有几个呢?

  艺术是需要有“活儿”的行当。“活儿”不仅仅是操作的熟练,其技术含量同样要有浪漫情怀、审美追求、执着真挚、积极进取、不计成本、永不满足的“个人主义”成分。 

  技术成熟的过程也是思想成熟的过程,一部技术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思想史。如今这种对专业技艺的讲究和对思想的执着以及不计成本的态度,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显得难能可贵。

  回望作为中国主题型绘画的标杆的陈逸飞上世纪70年代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与时代同行、与知行合一、与生活接气、与审美相吻合的“个人主义”。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文化艺术圈中又有几个呢?

  “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在我看来它已成为一种文化追求和艺术探索的精神刻度,成为我们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载体的一个部分,成为有传统逻辑连贯性的一个环节,从而成为了有价值的有信息内容的珍贵文献。这也就是我们上海油画雕塑院举办“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的根本动因或内驱力。就此而言,“陈逸飞的个人主义”应该并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对时代而言,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

  我们需要“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

  (由新民晚报与上海油画雕塑院合办的“陈逸飞文献展”昨起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办。本文作者肖谷为上海油雕院常务副院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指南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 又怎么了?
中国艺术,在困境中涅槃
阿庆嫂和沙奶奶打起来了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陈逸飞式的个人主义”, 又怎么了? 2013-07-27 2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