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本版列表新闻
~~~探索会展设计教育
~~~探索会展设计教育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创意提亮会展
探索会展设计教育
陈文佳
■ 学生设计草图
■ 夜晚之城展示空间设计
■ 逆光之城空间效果图
■ 衍生品设计:智能手机软件+现场打印纸模
■ 现场打印拼图,背后印有带有展品信息的二维码
  ◆ 陈文佳 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会展业和艺术展览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类不同性质的临时和常设的展示项目层出不穷。而在上海,商业活动和“后世博”效应为中国和上海的会展设计带来的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以及为上海市会展业所创造的复合激活效应尤为明显。目前,上海市的会展年总收入占全国会展收入的50%;据上海商务发展“十二五”统计报告统计, 到2015年, 仅在上海一地举行的年度展会面积将达到1500万平方米,超过目前世界展会第五大城市——德国汉堡。

  会展商机如此之大,但内容匮乏、千展一面、以次充好却拷打着主办者的神经。

  今年11月,2013年度上海设计大展将揭开面纱,受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之托,上海大学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设计国际工作营参与了大展邀请展、主题展的部分展示设计及展示衍生品的设计。且看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们如何为会展贡献创意。这次的协作也为高校会展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会展展示效果,高校必须先行。

  新兴专业面临瓶颈

  据展示设计行业协会介绍,仅目前培养的人才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各家展示会展公司巨大的人才需求,而面对更专业的市场和客户,展示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也需要从过去单一的商业空间思考转换到全面的从策划展览,展示产品建议,展示家具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以及展会现场体验等多个方面。

  展示设计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也是需要设计师对于三维空间、二维图像的摆放方式,人流的引导等各种在展示空间中遇到的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和协调的方式。展示设计的人才培养,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思维转换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展示设计过程当中,复杂问题简单化是趋势,把很多复杂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素来折射一个复杂的空间设计。

  而由于会展设计以及策展专业是国内近年来的新兴行业,行业中许多的策展人和展示设计师也是由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平面和艺术史论等专业半路出家,这使得目前艺术院校内展示设计教育和策展人的培养进入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许多院校将展示设计作为附属于商业空间设计的一个门类,忽视了展示设计师对于展会策划的影响, 同时也削弱了从展示设计师到展览策划管理全能型人才的转变过程。而且由于会展设计的具有时效性和快速消费模式的特点,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显然已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水平。

  工作营模式实战演练

  工作营(workshop)一词来源于工业制造环节,意指集中一组工作人员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针对同一命题共同探讨,寻求最佳方案的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也因其速效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设计行业的教学和研究中。在刚结束的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大学公共艺术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协办的2013策展与展示设计国际工作营中,来自于美国、新西兰、韩国、泰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各个院校的学员,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工业设计工作室主任、著名展示设计师Brian Kritzman教授的带领下,对于上海设计大展的策展计划、空间布置、展示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和讨论。

  本次工作营的任务是为描绘上海之夜的“夜晚之城”、描绘新旧城区对比的“逆光之城”,以及展现职业设计师和民间艺术的“形而上下”三大主题展设计空间展示及衍生纪念品。在经过设计热身和头脑风暴后,导师为六个组指定了三个关键词:连接、动力、以及平衡。每一组的学生都会进行尝试空间的测试,这个尝试空间是在一个30×30厘米的空间中,对三个关键词进行一个空间上的阐述。每一组学生分别要将纸模放进整个空间中来表现。

  在完成整个空间设计后,展示纪念品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随着展会上互动因素的增加,很多展会设计师和策展人都非常注重展会的“后体验”,展会的互动装置和可供参观者分享参观体验的衍生品也成为了展示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学员为这次大展设计的衍生品,融入了当下年轻人关注的APP、二维码等科技元素,增强了互动和会展后的延续效应。

  展示设计前景看好

  会展经济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朝阳产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旅游、宾馆、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市场发展。据上海商务发展“十二五”统计报告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因此受益。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后,更为我国展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展示设计人员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异常广阔。就发展趋势而言,随着用户体验文化的介入,如何让参观者在参观展会的同时得到感兴趣的信息,并在参观之后进一步了解并向自己的社交圈扩散有关展会的信息,成了展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指南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上海轿车设计 从“凤凰”起步
用创意提亮会展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B05用创意提亮会展 2013-07-27 2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