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被无知吞噬
易 蓉
  易 蓉

  工作经常接触大学生,多少知道他们的喜好,难免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常常冒出一些他们中流行的口头语,例如:我去、给跪了、呵呵,还有最近的“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我去”“去”“我勒个去”和方向毫无关系,来自动漫,是略带玩笑的语气词,常用来表达惊奇、无奈、不爽等情绪。“给跪了”,表示膜拜和叹服,多用于调侃和讽刺,光荣入选去年十大网络用语。至于“呵呵”,已不仅仅是词典中有关笑声和说话模糊不清的解释,这个拟声词在网络的流行中有各种复杂的、意味深长的表达含义。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生还特地将这个词作为研究对象,写了三万字的论文。

  本着求真求实精神、职业病和好奇心,每次有新的流行语,我都想考证一番出处,想探索“走红历程”。却发现来源往往平淡无奇,为何“蹿红”?我只能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仅是网络语言的考证无厘头到让人惊呆,许多网络事件能登上热门排行榜也令人匪夷所思。“XX的一场演唱会足够C罗踢一辈子球了”,前天一个初中小女生成功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爆吧行动,让球迷们放下了相互恩怨,统一战线和韩星粉丝展开口诛笔伐的骂战。

  美国埃默里大学鲍尔莱因教授在《最愚蠢的一代》中提到,“图书馆、博物馆、大学、维基百科一切都在鼠标下,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但年轻人却没有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高。”

  几百万中国网民参与了这场爆吧,他们中有过激的“喷子”,有随大流跟着踩一脚的人,也有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键盘上轻描淡写的敲击形成了这场无需负责的疯狂扫荡,无聊的语言背后是群体间的激烈对峙。今天,互联网已成为许多人依附生存的水和空气,影响着大家的生活方式、语言和行为。而这群人,也许还年轻,但他们会越来越多,将是掌握未来的主流人群。

  可我们未来的主流,太容易感受同辈压力,逐渐习惯简单粗暴,却已不太习惯思考,不知何为“吾日三省吾身”,不知历史的厚重,不明生命的意义,不觉得我们正遗失什么。

  技术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可我们也正被无知的黑暗吞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行业协会何来垄断权力?
浓缩人生
官员微博骂人不只是“言语欠妥”
被无知吞噬
电梯间很空嘛!
毕业证上的校长签名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被无知吞噬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