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国产片数量的增加,“雷人”片名越来越多,如《爱爱囧事》《唇唇欲动》《嗨起,打他个鬼子》(“嗨起”,贵州方言)《粉红女郎之爱人快跑》遭遇网友诟病,令人直呼吃不消。
片名“作用”20%票房
事实上,电影片名已成为影片的第一“卖相”,因片名栽跟头或成功的影片都不少。那么,片名到底对票房影响有多大?有业内人士估算说,片名对票房约能起到20%到30%的作用,不给力、或不知所云的片名都会影响到票房。
上海博纳银兴影城经理陈庆奕说:“不少电影或许真的值得圈内人大加赞赏和全力推荐,但切不可忽略观众的审美喜好。像《我们天上见》虽然口碑不俗,但这名字听着就吓人,观众哪还有兴趣看?所以给电影起名一定要朗朗上口,不然会让很多好电影与观众失之交臂。”
制片人黄小姐也指出,电影中途改名更需慎重,“例如刘烨主演的《美丽人生》改名为《不再让你孤单》,让前期宣传尽数付诸流水。《四大名捕》改名为《西风烈》后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知名度不如前者那么高。”
光线董事长王长田也表示,取片名要直接,要对观众有引导作用:“比如一部警匪片,如果片名完全体现不出警匪的感觉,爱看警匪片的人就不会掏钱买票。”
“奇葩”博取低俗眼球
中国电影票房越来越高,但为何“奇葩”片名也越来越多?资深营销人士安先生直言,现在的电影片名很多时候都是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和想法,但他们根本没有按市场需求去定片名。“电影片名一定要简单、直接、具体,这样才能吸引观众。”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则认为,中国每年平均有700部新电影问世,这也导致了片名重复几率大大增加。但随着片名所承载的表达内容的功能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导演或片方开始借“低俗”片名来博“情趣低下者”的眼球,像是《大叔我爱你》这样的片名,就会让人产生误解,很不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