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石书画共真赏
——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管窥
唐存才
■ 陈介祺题《君车画像》
■ 吴昌硕书《潜泉》
■ 黄士陵《博古图》
  清代乾嘉金石学兴盛后对学界及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曾云: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纵观清代士大夫学者大多富有金石学修养,这些士大夫学者不仅是清代学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多以金石书画艺术家的角色活跃在清代艺术舞台上,他们所创作的金石书画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韵味,正是这些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勤奋耕耘,推动了近现代金石书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更为当今传统文化艺术的探索创新、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海上艺苑真赏社为秦文锦所创,与西泠印社成立同为光绪三十年。秦文锦(1870-1938年)无锡人,字絅孙,号息园老人,斋号古鉴阁。光绪三十年(1904)秦氏选址上海三马路,创办艺苑真赏社。以“经营不改琴书乐,贸易犹存翰墨香”为座右铭,弘扬国粹文化,发扬“师古创新,服务大众”的精神,一时汇聚众多社会贤达、金石书画名家于此,如康有为、梁启超、吴昌硕等,开创了晚清民国年间金石书画营销与传播的新天地。 

  近日,上海书法家协会、艺苑真赏社于海上福州路艺苑真赏社联合举办“百年辉煌、艺苑真赏——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展”,约五十多件传世佳珍的作者是:金农、蒋仁、陈介祺、伊秉绶、陈鸿寿、赵之谦、徐三庚、吴让之、吴昌硕、黄士陵等。                                        金农楷书尺牍为清陈榖水旧藏,时年金农七十三岁居扬州。此札楷体书风亦含金农漆书笔意,但用笔已趋于朴实简约,结体大小、疏密则一应自然,墨色雅宜,变幻细微却又丰富多姿,再兼乾隆年间所造纸质的坚实温润,整体尺牍气息极为高古而平和,彰显出金农晚年书画艺术极尽能事之后的复归平正,是尺牍虽微却是金农书法的代表之作。

  学者称陈介祺为清代金石学第一学者,陈介祺以集藏西周钟鼎、齐鲁陶文、两周秦汉玺印、汉魏石刻等最为著名,其考释器物文字已成为金石学的经典,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次展出陈介褀七十一岁朱拓《汉君车画像》,陈氏题曰:“汉画像传本无朱拓,壬午度岁装此初拓赏之,神采焕发,真文字之福矣。簠斋七十老人记。”此为迄今陈介祺唯一题跋的汉君车拓本,真正弥足珍贵。

  今年恰逢吴昌硕任西泠印社社长一百周年,艺苑真赏社特以所藏三十方吴昌硕刻印精品制原拓扇面展出,缶翁第四代孙吴超、吴越以家藏吴昌硕书画珍本十幅为本展增添了靓丽色彩,展中缶翁的诸多书画作品反映了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金石书画艺术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历史中拥有的至尊地位,并对当代金石书画艺术发展途径和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开示,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古人有窥斑见豹之说,此展五十余件清代金石家书画作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先贤高超的艺术技法,更使我们生动地感受到他们积淀丰厚的艺术修养、人文精神和清代金石学兴盛所呈现在书画艺术中绚丽多姿、古质今妍的新气象。 唐存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专版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金石书画共真赏
均陶《百鹤献寿》
吴湖帆画《阿里山云海》
良工美石 珠联璧合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B08金石书画共真赏 2013-12-07 2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