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成“天然”
质疑“天然”字样在美国已经持续多年,且引发不少官司,最近一桩官司涉及食品巨头卡夫食品公司。
卡夫在美国销售一款名为“水晶光”的冲调饮料,产品包装标注“天然”字样,但事实上这款产品添加有人工甜味剂、人工色素、凝胶剂、人工防腐剂等。
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上月向卡夫食品公司递交报告称,如果卡夫继续在这款产品包装上标注“天然”字样,将与它对簿公堂。
法新社评论说,一些产品标注“天然柠檬水”、“天然柠檬冰茶”字样,不知柠檬水和柠檬冰茶如何“不天然”,一些产品标注甚至有“天然柠檬水口味”这类模棱两可的表述。
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律师加德纳说:“我不在乎柠檬水口味,只在乎是不是真柠檬做的。”换句话说,“天然柠檬水口味”可能是各种香精调出来的产品,只不过口味上与天然柠檬做成的水有些相似。但这样的产品依然可以标着“天然”字样,堂而皇之在美国上市。
定义是空白
卡夫食品公司对“水晶光”这类产品标注“天然”有着自己的理解。该公司发言人克拉耶夫斯基说,加利福尼亚州一名联邦法官最近推翻类似一起针对“水晶光”的投诉。
“我们的产品清楚准确地标注了对消费者有帮助的真实信息。”克拉耶夫斯基说,标注“天然”并没有违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
问题关键在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未对产品标签上的“天然”一词作出明确定义和规范。
消费者保护团体认为,正是因为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疏于严格定义和监管,才给一些企业创造了可钻的“空子”,靠包装宣传去博取警惕性不高的消费者的信任。
诉讼换进步
民意调查显示,9%美国消费者完全相信食品包装上的“天然”字样,77%消费者有时相信这一表述。
加德纳说,过去10年有关食品包装上“天然”字样的争议非常多,但上法庭解决的只有50起,很多案件在上庭前就庭外和解,原告通常因食品公司慷慨赔偿而放弃诉讼。
除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给食品公司“纠错”外,一些个人也时不时起诉假“天然”标注。“本和杰里”牌冰激凌2010年因为一起个人赔偿而从48款产品标签中撤掉“天然”字样,“裸体果汁”和“乐事”薯片在美国市场也迫于压力悄悄替换掉包装上“天然”一词。
凌朔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