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台就看到三支录音笔
王剑虹
  “都市曲艺”研讨会透露:曲艺作品维权处境尴尬

  “我们中的有些人只图眼前小利,不管长远利益,更不顾事业的前途。”“他们的观点是宁愿被侵权,不要立规矩,有这样想法的还不在少数。”继前一天在中国曲协大会上曲协主席姜昆呼吁曲协成员支持维权之后,在昨天举行的“多元文化中都市曲艺的生存与发展”研讨会上,上海曲协副主席范林元再度提及目前曲艺维权的尴尬状态,言辞激烈。

  侵权现状普遍 

  说到作品的版权问题,上海评弹团的吴新伯告诉记者,上海评弹团在乡音书苑的演出在网上几乎都可以找到录音录像。不久前有一天自己在乡音书苑演出,一上台就发现自己演出的书台上放着三支录音笔。而早些年甚至有人用三角架支着录像机毫不遮掩地在书场里录像。更让人无语的是,还有人从网上搜集了偷录的、电视台播放过的等各种评弹音像资料刻了盘拿到评弹团乡音书苑门口来卖,吴新伯在电视台录制的30回《大名府》就被压缩在一张光盘里卖5元钱。吴新伯还告诉记者:“苏州评弹团盛小云的中篇评弹《绣神》参加评弹节演出,第二天就被挂在了网上,盛小云只能上网去很客气地打招呼说,这作品刚出来,还没有在市场上演出,为我们的利益考虑,对不起,请你撤下来。这才撤了下来。”

  除了网络侵权,来自北京相声界的李立山、李伟健则提及了目前相声界的抄袭现象,李立山坦言,自己做评委评奖时就不止一次评到过自己的作品,而参评者就是从网上下的,因不知道原作者是谁,还很坦然地与李立山聊天,“这在整个曲艺界不是个案,让我们作者很伤心。”李立山说。 

  维权心情纠结 

  在书台上面对三支录音笔的吴新伯选择了容忍,他说自己在最初的几分钟里心情极不好,但考虑到台下的观众没有版权意识,如果当场指出,他们还可能帮录音的人说话,影响自己的演出心情,所以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忍了。 

  范林元则表示,有些演员不愿配合曲协的维权行为,不愿要求网站从网上撤下自己的作品并禁止网友上传,理由是虽然现在没有经济效益,但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在客观上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此吴新伯表示,的确有这种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行为虽然是侵权,虽然是对演员劳动的不尊重,但除了特别当红的演员外,对其他演员来讲可能并没有造成真正的利益侵害。他坦言:“我不给他录,也没人录了出版,对我也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他录回去也只是听听而已,去跟他搞得很吃力,对自己毫无意义,有时甚至还会损伤你的一些人气。”反过来说,有人录了放在网上,对有些演员来讲也不是坏事情,“说不定有人听听觉得蛮好听,也来听书了。”吴新伯说,其实演员也处于一种很纠结的状态,其中无奈要多过愤怒。 

  借鉴网络小说 

  范林元认为,曲艺界应该借鉴网络小说的做法,对于网上的资料先撤下,进行梳理后统一上传收费,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这种做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并非不可行。上海大学张祖健教授也认同这种思路,他说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要有新的解决方法,一是不能下载,二是开放一部分资源试听,想听全部内容就要收费。然而一些演员担心收费后浏览量会减少、自己知名度的传播受到影响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曲艺艺术的边缘化使得维权也变得尴尬起来。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4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8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上台就看到三支录音笔
研讨会观点集锦
老歌唱出新意 苏芮两次落泪
梅兰芳弟子出书总结《天女散花》
2013年度“金话筒奖”揭晓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2上台就看到三支录音笔 2014-03-01 2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