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正现代源自传承
朱平
■杨明洁作品皇家雪兰莪-知竹常乐系列
■《创诣》杂志用DIY皮包形式展示手工艺与设计的结合
  如今上海已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体现在这十几年来上海对打造文化品牌、树立艺术地标的意识更新上,但要真正成为“艺术上海”,恐怕还要继续在设计上介入更多。

  上海正在朝着“国际设计之都”的方向不断前进着,在大致框架逐现雏形之后,更加重要的应该是细节上的完善。好的设计首先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与少数专业人士的,大到美术馆的展出、创意产业区的出现,小到街头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商店餐厅的装饰,设计总是能化平凡为神奇。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给了上海学习交流世界一流城市设计的机会,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城市不仅是一个固定生活的场所,更是展示城市设计实力的大舞台。

  既然好设计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打造一个成功的设计之都就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仅靠个别设计师的名号或者在国际上斩获的奖项支撑远远不够,只有融入了市民的参与意识,在设计中加入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才能打造出真正属于城市的文化标志。上海本身就拥有许多历史留下的“品牌”,即便是没有来过上海的外国人都知道“上海小笼包”、“上海大闸蟹”,而优秀的设计则可以让老外们来过上海以后,发现更多上海文化的魅力。比如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建筑,除了万国博览群,我们的石库门建筑、江南水乡古镇风情,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游客好好品味。

  传统与现代并重,恐怕是上海文化的包容性所致,这一点体现在设计上,才能将上海多元化文化艺术的海派特色彰显出来。正因如此,要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强调时尚现代,才能使设计中隐含的文化因子有据可循,同时这些因子又吸引了设计师们去不断发掘艺术题材,而他们的创作最终将反过来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精神提升的助推力。

  要出现这样双向反馈的设计氛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十几年来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正是在政府的不断推进下形成的,今后如何能在注重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上海的设计产业推向国际,还需要多方力量的帮助和努力。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上海有条件成为享誉国际的“设计之都”,更能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上海   朱平(本刊特约评论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4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8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真正现代源自传承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进行时
手工艺唤醒设计品高级定制潮
英中创意企业家对话活动在“设计上海”现场举行
新民晚报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B08真正现代源自传承 2014-03-01 2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