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清明话“脑清明”
高 兴
  高 兴

  清明节,祭扫先人的日子。

  今年清明节,有几条新闻让人难忘,一是大城市的许多公墓出现墓地紧缺的现象;二是一些公墓已经出现不续费就不给保留墓地的情况;三是祭品千奇百怪,坚持走高大上路线。

  说了很多,其实就一个主题:“重孝薄葬”能否深入人心?

  观念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更重要的是,说说道理都懂,实际操作都难。烂泥不没到头颈,总不当回事。

  我们的空气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不是一年两年造成的,这是一种观念造成的:为了发展,不惜牺牲环境。其实早有环境学家提醒,可根本没有用。现在,真正认识到危害了,再改,代价巨大。

  清明节祭拜先人,其实是让我们多思考活着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为了什么?人能难逃一死吗?

  想明白这些,再来看“重孝薄葬”便有了基础。重孝薄葬,变成大白话就是对活人好点,而人死了,多点精神世界的传承,少点形式上的追求。

  生与死,这是区别人最有意义的分类方式。逝者已去,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

  同样是活着,健康、亚健康、生病,又是身体的不同状态。把更多时间与金钱投入到我们的健康中去,这大概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心里生根发芽。但要深入人心,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再往上,是对孩子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可从小小的校车,小小的药丸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人只顾眼前,“活在当下”的悲哀。

  再追根溯源,就是生育健康了。我国每年有100万左右的先天畸形或者有出生缺陷的婴儿出生。这不但给家庭造成极大痛苦,也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这又是谁造成的?

  人从母亲子宫里孕育到出生、到长大成人、到生病老去,到最后告别人世,通常不超过百年。我们对于人一生的重视程度,次序上到底对不对呢?

  清明节说“脑清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脑子要清楚,更要明了道理。混混沌沌,理念不对,方向错误,结果,生者不适,逝者不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请群众晒“隐身四风”是好办法
清明话“脑清明”
很抱歉
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安置房?安“纸”房!
由“花市场”想到“花休闲”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清明话“脑清明” 2014-04-08 2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