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很抱歉
孙佳音
  孙佳音

  “我从湖南坐了24个小时火车,刚刚赶到。”长相普通的姑娘站在舞台上,双腿不止颤抖,手指一直在摩挲裤缝,说话的时候声音里涌出哽咽来,“医生说我得了不治之症,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命运如此艰难,她却依旧向往灯光和掌声,甚至在歌唱的时候,她还非常娴熟地挥舞手臂,带热观众的情绪。不禁叫人怀疑,之前的动作和台词都经过了长久的排练。“很抱歉。”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让她通过。

  前个周末,在五角场为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路演招募作“观察员”。在上海谋生四处碰壁的聋哑人用手语唱完了一首《感恩的心》,盼望能有好心人给他们一份工作;通过街头卖唱已经为自己透析筹措到三万元的小伙,医疗费其实还差了一大截,很是着急;被“唱片公司”骗走20多万的女孩希望能把钱追回来,然后继续音乐梦想……对于悲惨的身世和心酸的故事,并非完全没有感动,也不是不想给出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我还是一次次残忍地打断他们的表演,告诉他们,“很抱歉,这只是一档综艺节目”。

  “政府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又何况我们一个小小的节目。”开始招募前,现场导演就这样叮嘱我们,千万不要被“大梦想”绑架,不要因为感动,为那些不是“梦想”的故事亮灯。但当谋生、求医、追债,如此堂而皇之地被奉为“梦想”,实在叫人心生难过。

  我想,他们来到舞台之前一定已经试过很多种方法;我想,通过电视,也许其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关注,甚至很快被解决;我想,虽然节目并不能凌驾于法规之上,干涉相关部门的工作,但媒体的帮助,在制度尚不够健全的社会中,对于一些人,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我想,还有很多人没有来到这舞台,比如那些天不亮就要走路去上学的山里孩子,比如那些大病之后只能拿着微薄补贴返回家乡的农民工兄弟,也比如那些十年寒窗苦读却很难凭借自己努力在大都市买下一小间房的年轻人。

  很抱歉,不仅仅对他们,和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请群众晒“隐身四风”是好办法
清明话“脑清明”
很抱歉
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安置房?安“纸”房!
由“花市场”想到“花休闲”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很抱歉 2014-04-08 2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