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规模 全市现状人口和用地规模已超过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指标。各类资源、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设施等供应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城市规模的持续增长。人口分布和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中心城集中了全市约50%的人口,人口密度居高不下,全市工业用地比重偏高,绿地、公共设施等用地比重偏低。
■ 空间布局 上海与周边地区城镇、产业已呈现连绵发展的态势,但在空间、产业、生态、交通等方面仍缺乏区域协调,整体联动不够。中心城向外蔓延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郊区发展较为滞后,全市生态空间接近底线。
■ 产业发展 上海在金融、航运等核心服务功能的能级有待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还不足,现代服务业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工业用地布局分散、绩效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能级提升。
■ 综合交通 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相比,上海的国际“枢纽”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长三角城镇群的区域交通系统网络和运营有待整合,市域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有待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 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