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威夷檀香山国际机场登机过的朋友众口一词:“OK”!
走遍天下,机场登机头等舱与经济舱登机是有区别的,前者总是优先登机,比较畅通,经济舱乘客的登机就相形见绌了,只能在两排或三排之间的夹弄里轧进轧出。这种窘境,在檀香山国际机场就没有。
倒不是这里起飞的客机空间特别大。同样是中国民航班机从浦东机场起飞之前,经济舱登机就是“轧”,而从檀香山国际机场返回时就“OK”了。
檀香山国际机场经济舱的登机方式是按每张登机卡的排号座序,被叫到号的乘客才能登机。他们从大号叫起,也就是从最后一排叫起,依次往前,一排一排叫,乘客从最后一排起一个一个入舱,放好行李安静落座,后续的乘客再入舱。无论哪一排的乘客入舱,留给你面前的夹弄是通畅的,通畅与通道宽窄可以无关,这完全取决于秩序。
同样是经济舱登机,国内机场常见的情形是蜂拥而入,往往前排乘客还未放妥行李,后排客提着行李要强行通过,只好轧进去。后来者发现座位上的行李舱已塞满,就要轧到其他座位的上舱寻找空间,于是心急火燎在夹弄里轧进轧出。凡此种种,很多问题都出在“无序”上。然而,檀香山国际机场的“有序”,并不是靠电脑编程排出来的。叫号入内,这本不是什么新发明,但就是不想去做。
一架客机的乘客,头等舱、商务舱的乘客总是少数,票价高,享受高规格的服务,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占绝大多数的经济舱乘客而言,也要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不能顾此失彼。连在沙家浜开茶馆的“阿庆嫂”都懂“来的都是客”,绝大部分限于经济能力的平头百姓,至少应该享有便利,受到尊重。所谓高度文明,无非就是对环境与人的高度尊重,这是现代社会应有的人文环境。像檀香山国际机场那样运用一个十分简易的方式改善了一群人局促的活动空间,呈现对VIP以外所有乘客的尊重,此登机方法在国外许多机场已成惯例,这就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绽放。
我有个疑惑,中国很多航空公司开通夏威夷乃至发达国家航线已经很多年,为什么未见叫号登机方式在国内普及,又不需要添什么设备,更不需要花一分钱。国门开放不仅是用一大把美金去买一大批技术设备,还应该汲取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类似叫号登机,方式是传统的,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
不花钱,不费力,可以使乘客登机都“OK”, 应该在中国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