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5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梧桐小镇
徐轶汝
  徐轶汝

  驱车从新疆喀什市前往泽普县,车窗外的戈壁风光一如既往地“硬朗”:远处,昆仑山的影子在浮尘间若隐若现;近一点,一股股小龙卷风在戈壁滩上游弋;唯一的绿色,白杨,骄傲地伸展着每一颗嫩芽,每一片叶子,向上、向上!

  当车辆驶入泽普县城,一拐弯,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一下子撞入眼中。每一棵梧桐树都有两人合抱那么粗,五六层楼那么高,枝叶相叠,将整条道路怀抱起来,像一条绿色的时光隧道。中午时分,路上行人不多,阳光从枝叶间窜出,落在街边停着的自行车上。西部小镇褪去了粗犷,变得柔软又浪漫。恍惚之间,我还以为回到了衡山路。

  一番赞叹之后,两个大问号浮现在脑海中——一是梧桐树喜欢生长在大肥大水之地,可喀什地区一个月都下不了一场雨,这些大树是如何长成的?二是优雅浪漫的法国梧桐是如何被引入泽普的?

  当地人告诉我,泽普位于叶尔羌河上游,水量充沛,提孜那甫河也流经全境。两河冲积之下,土地肥沃,再加上充沛的日照,这里便成了梧桐的天堂。

  泽普的法桐已有近40年树龄,最初由上世纪80年代的县委书记带领群众种下。那么,这一树种是谁引入泽普的?一种说法是,1929年,瑞典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泽普,带来了梧桐的种子;另一种说法是,1978年,泽普开采石油时,梧桐的种子由外乡人带来。

  无论哪种说法是真的,法桐如今已经成为泽普的一张名片。法桐大街、法桐公园是游客必到之处,市中心竖立着巨大的“华夏梧桐第一县”灯箱广告,就连泽普县内的商品房宣传,都打出了“法桐领地”的广告。

  泽普人对这些法桐怀有深厚的感情,视之为县树。多年前,为了城市发展需要,曾经计划迁移部分梧桐,但经过慎重考虑,征求市民意见后,县委县政府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梧桐之于泽普,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态文明的象征,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当地人觉得,宁可路让树,不能树让路,因此,梧桐至今未遭遇过“强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3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4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5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如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如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特别报道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4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06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专版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晚报/地产资讯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治垃圾短信,还要靠立法
谁的“好日子”
梧桐小镇
记忆不存,乡愁何寄
禁烟难禁?
谨慎好奇的镜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梧桐小镇 2014-05-22 2 2014年05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