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功是清代制墨四大家之一,是唯一上承明末,下启清代,历经民国,绵延当代的制墨品牌,是目前上海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曹素功从康熙年间开始,历经了安徽的初创期成名期,到苏州的发展期,直至近代,辗转上海、落户生根,历经三百五十年。
曹素功品牌是以创始人命名的。创始人曹圣臣(1615—1689),号素功,安徽歙县岩寺镇人。明末,“始以自娱”学习墨艺。康熙六年(1667)放弃仕途,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正式制墨经营,承接明末徽墨名家吴叔大,为避讳将坊号“玄粟斋”改为“艺粟斋”。兼收“徽墨”各家之长,自成风格,得到宫廷、官宦士子等各阶层广泛称誉,制成的墨锭“黑如漆、纹如犀、声如磬”。
清康熙乾隆年间,曹素功曾为朝廷制作“御墨”和“贡墨”。所创制的《黄山全图》套墨被康熙御赐“紫玉光”三字。成为清代“徽墨四大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之首,乾隆作诗赞“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展出中,就有创制于清代雍乾年间的贡墨,《亿万斯年》墨。墨面“亿万斯年”四字填金,上嵌珠。背面山水图寓意江山万代。边款:臣唐英恭进。“亿万斯年”的墨名取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多用于祝国运绵长,是督陶官唐英向曹素功定制的贡墨。
唐英,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督陶官,任职将近三十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深受赏识。“亿万斯年”是唐英任职期间进呈的贡品墨,展品即是用当年清原版墨模制作的。
乾隆中期,曹素功六世孙曹尧千墨艺成熟,后世奉“尧千氏”为曹氏墨品之冠。同治年间,曹素功九世孙曹端友将墨庄从苏州迁往上海,之后一直在上海发展。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
曹素功锐意鼎新,融会海派艺术表现手法,在墨模雕刻技法、墨面描金设色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独特风格,领沪上“海派徽墨”众家之先。建国后,曹素功开始为国内外团体、书画名家定版制墨。
如今,流传下来的除了御墨贡墨,其他定版墨:一部分出自清末民初的海派书画繁荣时期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建国后的书画团体或名家定版。其中的名家有:吴大澂、金农、刘瑞芬、洪钧、胡公寿、任伯年、钱慧安、李叔同、朱汝珍、朱以诚、邓石如、丁敬、吴昌硕、王福庵、王一亭、于右任、徐之谦、余绍宋、吴待秋、郭沫若、赵朴初、启功、李可染、吴作人、肖淑芳、蒋兆和、李苦禅、黄胄、黄永玉、傅抱石、刘海粟、王个簃、朱屺瞻、谢稚柳、唐云、程十发、应野平、关山月、沙孟海、亚明、周汝昌、顾廷龙、赵冷月、范曾、高式熊等,可谓珍品荟萃。 管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