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软宝石”田黄
袁慧敏
  田黄石是中国特有的“软宝石”,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软宝石”,更是艺术品市场的硬通货,魅力无限。它象征身价、地位、权力。其灵性、可变现度均是无与伦比的。说到田黄石的可变现度,在清代乾隆时期已与黄金等价,民国时有“易金数倍”之说,改革开放后,田黄的价格更是一路涨升,扶摇直上,“一两田黄百两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今市场是“按克论价”,改变了旧时的“以量计值”方式,一方上佳的田黄方章每克约3万至5万,优质田黄可达10万至15万。收藏群体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把它当作保值增值的收藏佳品。

  田黄石历来有“石中之王”之称,通灵莹澈的田黄冻,堪称“王中王”,是宫廷艺术的一朵绚丽奇葩。清代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将田黄视同拱璧,把它用于刻制玺印。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有收藏田黄的雅好,一次他在梦中得赐玉皇大帝御笔“福、寿、田”黄色石章,自此每逢元旦祭天时,必在供案中央置一块质地上佳的大田黄,以取“福(建)、寿(山)、田(黄)”吉祥如意。乾隆皇帝一生所拥有的田黄宝玺在清朝历代皇帝中数量最多,如“乾隆御笔”、“信天主人”、“三希堂”等十数个,最著名的要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田黄三链章,此章用一整块大田黄精雕细琢而成,并有三根田黄链环将其连成一体,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国之瑰宝”。该田黄三链章,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登上被誉为“国家名片”的邮票,引起海内外强烈关注。

  为什么田黄石会如此受到帝王及藏家的青睐?它除了天生丽质,色泽出众外,资源日趋枯竭,不可再生也是一个因素,因为全世界仅我国福州寿山乡,一条貌似寻常总长不足十公里的小溪边水田中才有产出。为了挖掘田黄,清代就已出现了“掘田田尽废”的情况,历经数百年的不断采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挖田黄热,溪流中,田地里,凡是可能埋藏田黄石的地方,几乎挖遍,真可谓寸土必筛,难觅一石。由于田黄石奇货可居,市场上对田黄的收藏热情有增无减,拍卖行情相当活跃,成交纪录不断刷新。  袁慧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中考进行时
   第A04版:2014·中考进行时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0版:专版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家装专版
到笔墨博物馆看老墨
“软宝石”田黄
巴林三彩冻石雕《硕果累累》
翡翠色俏 晶莹剔透
海南黄花梨雕“十二生肖山子”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7“软宝石”田黄 2014-06-21 2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