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都小面
苑丛梅
  苑丛梅

  成都的面馆大都很小、很窄,开在那些布满绿荫的小街深巷里,不奢华却很有人气。常见睡眼惺忪的男男女女,身着睡衣睡裤、脚穿拖鞋从小区走出来,专程到小街面馆吃上一碗小面。那些在家整日打麻将的人,懒得开火,打个电话到附近面馆,伙计便用托盘送面上门。小区停电、停水时,人们会吃顿面应付一下,这时面馆生意特别地好。成都人将小面视作简易美食,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是应时之需,一种居家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然而,身处美食之都,不讲究一点就难以生存。除举世闻名的川菜外,成都小面也颇有特色,之所以能成为成都人不可或缺的美食,在味道上很下了番功夫。

  传统的成都小面,品种繁多,有红汤、清汤、杂酱之分。论浇头,又有红烧鳝鱼、红烧肥肠、红烧牛肉、红烧排骨、海味臊子等。论品牌,担担面、谭豆花面、牛王庙怪味面层出不穷。当地电视栏目《食不可挡》深入民间探访美食,绘声绘色向大众推荐小街深巷的各色美味及做法,收视率极高,对小面的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蹄花面、猪肝面、脑花面、鸡杂面是近年来涌现在成都街头的后起之秀,迎合成都人嗜吃内脏的刁钻胃口。周边市县也不甘寂寞,纷纷抢滩成都,宜宾燃面、邛崃奶汤面、羊马查渣面、兰州拉面、荣昌铺盖面、广汉金丝面令成都人大快朵颐,口色生香。我那些成都出生的同学们,在外闯荡多年,见多识广,然每提及成都小面的滋味,就会乡愁萦怀,唯有在微信互动的图片中聊以慰藉。

  小面虽小,做好了赢利却不薄。成都老百姓想做点生意,首选开面馆。近年来,小面馆遍地开花,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做面馆虽然辛苦,却比开餐馆等相对简单容易。成都人口稠密,食客众多,只要人勤快,延长营业时间,味道过得去,总会有点毛利。倘若身怀绝技,有一两个当家面品,就会顾客盈门,集腋成裘。

  我工作单位地处东区,附近的居民区开了一家豇豆面馆,同事们口口相传,说味道上乘,于是前去一试。面馆仅豇豆面一个品种,10元一碗。油噜噜的猪肉臊子、香喷喷的泡豇豆粒覆盖在热气腾腾面上,将面和匀,品之咸甜微辣,有蒜香、芝麻香、面香,确实美味可口,让人欲罢不能。店内窄小,设施简陋,人手仅2人,老板娘煮面,老板收钱兼收拾碗筷。老板说,每天只卖中午一顿,但回头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就好这一口。同事们暗地里分析:一天要卖几百碗,加之成本低廉,利润颇丰。问之美味秘笈,老板笑道:关键在于佐料地道,如产自本地的酱油、醋、辣椒、蒜、白糖等,离开了本山本水的滋养,就难以成就一碗看似简单的成都小面。

  豇豆面的味道固然不错,但在成都,美味的小面数不胜数,这是成都人的口福,也是成都人的骄傲。

  十日谈

  风味小吃连连看

  奶奶的乌米饼,让人想念至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2版:东方大律师
   第A13版:新民法谭
   第A1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连载
   第B06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金色池塘
   第B1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B14版:广告
红楼二婢女
说“忙”
毛里求斯写意·象龟园
顾炎武故居行
避无可避是红尘
秋声两岸叶晓色万峰云
成都小面
玉波亭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成都小面 2014-07-06 2 2014年07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