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筷子,这最简单的餐具只有国人才能运用得如此的轻巧、娴熟、灵活、如意。岂料,在一双筷子中竟演绎出了我与先夫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却又感人的爱情——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前夫患脑梗塞,在康复期,因偏瘫住进了医院的有十多位患者的康复大病房。我牢牢记住了医嘱——他的康复主要看是否能抓住半年的康复期。我夫本是热心人,在病房里每到下午见有几位病人的热水瓶早已空了,便用尚健全的左手拎着水瓶,拖着一瘸一瘸的右腿上下楼去为多位病人泡热水,且一次只能拎一瓶。我得悉后,每天去送午饭时总要在口袋里藏着兑好的零钱,先为大家泡好水后,他才能安心地吃我喂他的饭。有位年老的姚师傅双腿瘫痪,就由我夫的一只手去帮助他。为姚一只手打洗脸水,一只手扶他去大便、还端只凳子,让他趴着。
我每次去送饭,一半时间喂他吃、另一半时间为同病房患者泡热水及做些小杂事。还帮丈夫功能锻炼,握住他的病手帮他去爬墙头,每天我在他爬的最高点上轻轻地划上一道指甲印,这个爬高使他的手臂很痛,他不肯动了,我鼓励他并呼口号:“天天向上。”
有次我送饭去时,刚踏到门口,听见他那洪亮的教数学声。原来他正在辅导一位住院的大学生高等数学,免得他因住院而脱下了功课。可再一瞧,我在门外感动得迈不开步了——他竟用两只手共同捏了一支笔在写字辅导人呢!我噙着泪、把他这个形象深深地镂刻在脑子里了。或许是受了他的感化,有人开始抢着为姚师傅端洗脸水了,也有人为大家去泡热水了。谁有困难大家帮助,整个病房就成了和谐的一大家子了!丈夫执教的中学还收到了来自这病区全体病员的人民来信,说贵校培养出了位“雷锋病人”。
我丈夫的功能恢复得较快,右手能用调羹舀饭吃了。过了一个阶段,调羹已运用自如后,我要他调用筷子吃,他那尚有些僵硬的右手拿了筷子竟搛不起任何食品,连饭也划不进嘴,他长叹一声,只得放下了筷子。我想他若能练好筷子功,则何愁捏不住一支笔呢?便狠狠心,铁板着脸,将他的调羹没收了,严肃地说:“再困难也得用筷子吃,你还想不想重上讲台哪?”他不得已重拿了筷子呆在那里、却不知所措。我和颜悦色地、耐心地拿了筷子教他标准捏法:“瞧,这是两条平行线,像铁轨似的中间还嵌半只中指头,关键在于筷子的合与分……”他原来的捏法不正确,是反挟筷,这次干脆乘机纠正他。我在他面前竟兼了他父母的职责了!其实,为妻者,首先还得要有母性!我每天一次次地捏住了他的手指按摩并教他。在这小小的两根棒头上演绎出了我与他最平凡且亦温馨的爱情!
当他第一次能正确地拿筷子笨拙地扒饭时,高兴地大笑了。对他而言,这是攻克了又一个很大的难关呢!也由于他的热心为患者服务,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因他的四肢最大限度地活动使他的功能加速地恢复了。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基本康复的了!
刚出院回到家,他拿出了笔和纸,迫不及待地写字,特别是他平时不常用圆规来画圆的,他一画,竟然仍是一个滴溜滚圆的圆时,他太激动了,蓦地,双臂一张,把我紧紧地拥抱住了,唤了声“我的好贤妻哪!”老眼里两滴浊泪生生地滴落在我的发尖上!他体味到了我逼他学筷子功的不凡意义了。
果不其然,不久,他竟能健步行走去学校,并重返了讲台,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清晰、漂亮的楷书,及画出了各类标准的几何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