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月至六月,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无情的病魔相继夺走了我的奶奶李梓和我的爷爷任荣魁的生命,我深感痛心,对两位已故老人倍感思念!
爷爷奶奶生前朴实正气、为人和蔼亲切,两人对待事业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坚守着各自的使命,那份执着与付出换来了无数的经典与变革。生活中,他们相互扶持、照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感情很好!
爷爷奶奶的祖籍都是北方,爷爷是山东人,奶奶是北京人,两人在15岁左右参加了革命。当年,奶奶随军从北京来到了山东解放区,爷爷和奶奶也正是在那会儿相识,之后,两人一同进入了山东大学学习。
我从小身处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周末、节假日全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着自家包制的饺子,爷爷爱吃我做的川菜,经常让我做一锅解解馋,除了满足爷爷的味蕾也与家人一同分享。父亲和大伯围坐在爷爷身边父子仨喝着酒,谈论着有趣的往事,席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尽的玩笑。饭后,爷爷喜欢组织号召家人打上几圈麻将作为饭后运动。就这样,定期的家庭聚餐、活跃热闹的气氛一直是我们一大家子的特色,也对我自小家庭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小学期间,我就读静安区延安中路小学,学校位于新民晚报社隔壁,父亲和爷爷都在报社工作,可以说报社是我第二个学校。每天上课前、放学后,都能在报社见到我顽皮的身影穿梭在各个部门,很多社内的员工也因此认识我。爷爷担任报社副总编,为人随和,人缘很好,报社的员工们对爷爷也很尊重,他们叫我:老任的孙子。有时父亲不在,社内的同事会带着我去食堂就餐,去报社二楼的理发室理发,对我非常照顾。直至今日,这些回忆不间断地在我脑海中反复。
爷爷走得太突然,回想几年前陪着爷爷去华山医院参加老干部体检,当时爷爷身体还很硬朗。怎么都想不到,几年后,他被病痛折磨得如此消瘦,每一口呼吸都那么困难,每一声都那么苍白无力。直到他最后再也无法进食,病情快速地恶化,无论我们再大声呼喊,紧抱着爷爷的躯体,任凭泪水泉涌,都已无法挽留爷爷。我们知道,爷爷不会再回来!
我的爷爷,一位慈祥的老人。有些内向的性格,谦卑的为人,时而会开几句玩笑,正因如此,爷爷的一生中结交了众多良师益友。爷爷有几十年的烟龄。每一口烟圈仿佛叙述着爷爷一生的经历。爷爷用他的生命履行了对奶奶的承诺。他从未给儿孙子女增添过麻烦,最后,亦安详地走了。我想说:亲爱的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没有离开,您和奶奶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开始了你们约定的旅行。天堂中,没有病痛、没有烦恼,你俩会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