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一三”事变前后
姜燕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海军已有扩大战争的准备。此后,日本军部有一部分人主张不扩大战争,中日之间就停战已开始谈判,但海军方面还是在继续准备扩大作战,认为如果陆地作战的话,海军的奇袭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继续在制订作战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对中国作战计划内部方案,要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攻击中国舰队。详细方案有海军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战队空袭杭州,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昌、南京等,这与“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的行动一致。

  日本海军有一系列准备,在各地进入备战状态,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至8月9日为止。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斋藤与藏驾车直冲军用的中国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保安士兵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虹桥机场事件”。以此为借口,8月1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向上海市长提出如下要求——

  中国方面的事件责任者谢罪,并处刑;限制停战协定(地区内)内保安队员人数、装备、驻军地点;撤除该地区内所有防御工事;设立监视以上实行的日支兵团委员会、力行取缔排日抗日。

  如此苛刻要求几乎等同于宣战布告,国民政府方面当然无法接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决定:不可能接受如此条件,准备战斗。

  8月13日傍晚5时,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下令——

  全军进入战斗状态,严密警戒。

  8月13日夜,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派兵,不和南京政府谈和平,要严厉惩罚南京政府,当晚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下令:“第二空袭部队对南京、广德;第三空袭部队对南昌;第十战队及第一水雷战队飞行机对虹桥机场予以突袭。” 

  当夜,日本近卫内阁召开临时会议,决定陆军派兵上海;发表帝国政府声明:“断固膺惩”南京政府。由于东海台风,日本海军对于中国各地的空袭延迟至8月14日开始,首先袭击了杭州、广德。8月14日,中国空军对上海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实行了轰炸。

  近卫内阁的声明《帝国政府声明》选择于8月15日凌晨1时30分发布,此时,两小时前即8月14日11时30分,台北和长崎的日本海军基地已经接到命令“明晨出发,空袭南昌、南京。”随后,日军派遣军舰16艘,陆战队在淞沪登陆。中国军队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开始。

  本报记者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大山事件的真相》埋没多年
“八一三”事变前后
《大山日记》里的阴谋
新民晚报新视界A18“八一三”事变前后 2014-12-06 2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