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遇到时,都已走过人生的半途长路,生活在相距近两千公里的两座大城。他日行千里,她天马行空,平均20天见到一次,在他城或她城。每次同城,搭头搭尾三天两夜,能单独相处的时间论小时计,却都是一个节日。最仓促的一次,一个飞纽约,一个飞悉尼,他掐准时间特地买了在她城转机的票,得以使两人能在浦东机场的咖啡馆喝一杯Espresso,有一个温存的拥抱。他说,日子在期待中会变长,这样能使我延缓衰老。
通常,他们爱在高楼顶层喝茶喝酒,鸟瞰城市。都市的雾霾很大,就像他们不明所以无处安放的情愫,浓郁、含混、无法拨云见日。好在都有各自的江湖和现实,近可亲远可敬,分寸只在拿捏间。每次见面都有心跳,每次分别都很惆怅,他们用辛苦攒下的一点时间享受生活,用分别后头几天的拼命工作对付高浓度的思念,然后稳定,振作,私聊每日见闻心得,期待下一次见面。渐渐地已成为规律。
她有时喟叹,那些时刻,当她看到独特美景,吃到诱人美食,心里有缤纷的颜色时,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他说,这样就很好,我们一直会憧憬这种机会还会有很多很多,因为某种气息一直都在。
经过许多人和事,穿梭于芜杂的物质世界,最终发现还称得上珍贵的,居然是气息。既然现实不允许再向外燃出性灵的沸点,那就争取向内去涵养微醉偏醒的整体气息。这气息让人在偶遇一个美丽的意外时既能清醒地沉醉其中,又不至于一脚滑出限度和规则的跑道,用执念触碰火线。爱情和才华始终属于那些擅于捕捉和稳定宇宙能量场中无可琢磨的电流的人。
据说能同时感到对方身上的某种气息并擦出火花的人是由宇宙大爆炸时吸收能量相当的分子变的,彼此能够莫名感到某种流动和摆荡,交织着远古之风和某种现代的诗意、缥缈和轻扬。若是男女之间,则充满让人不安的交集,暗香浮动,有些隐忍,虽未相守却始终相思,隔着山重水复亦将对方视作原乡。奥黛丽赫本和纪梵希,这两个极具气息的个体,居然在茫茫人世间找到了能量场相似的对方。命运会让绝大多数信誓旦旦悉数缄默,而他们的情谊却比她与历任丈夫的都长久。他为她设计日常衣饰、结婚礼服及著名的小黑裙等电影服装,甚至还有专属她的“禁忌”,此名据说喻意着它只属于她。这是他俩公开的秘密,我相信一定还有隐藏的部分。这组合出迷离、雍容又平静的情调,无惧时间的沙漏,是充满灵气往来的生命大美。
每次雾霾来袭,她并不烦躁恼怒,因为她知道它必定先经过了他的城市,空气微毒,分子复杂,携带着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