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里的词序只要一颠倒,意思马上大改,如“感性”和“性感”; 如“球拍”和“拍球”; 如“图画”和“画图”; 如“水井”和“井水”;而上海方言将普通话里的词序颠倒一下,却和原意保持一致,非常好玩。
转弯——弯转 普通话里的“转弯”,上海人说“弯转”,都是指人或机动物体改换行动方向的意思。但普通话里的“转弯抹角”,上海人却不颠倒说,否则外地人听了真要晕了。
月亮——亮月 普通话里的“月亮”,上海人说“亮月”, 都是指月球。上海闲话里还有“亮模模”一词,也是指月球,但常用于大人与小孩的交流的场合。
腐乳——乳腐 普通话里的“腐乳”,上海人说“乳腐”, 一样是豆腐乳的意思。这是一种用豆腐进一步发酵的食品。顺便说一下,用腐乳汁烧制的猪肉——“乳腐汁肉”是上海的特色菜。
螺蛳——蛳螺 普通话里的“螺蛳”,上海人说“蛳螺”, 一样是淡水螺的意思,该螺体型较小,与田螺、海螺、钉螺明显不同。上海俗话有“一只蛳螺赛只鹅”,可见本地人十分喜爱吃它,有的饭店甚至用它做招牌菜。
喜欢——欢喜 普通话里的“喜欢”,上海人说“欢喜”, 一样是爱好、高兴的意思。
灵魂——魂灵 普通话里的“灵魂”,上海人说“魂灵”, 一样有迷信人认为附在人身上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心灵、思想、人格、良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的意思。上海人常说:“放点魂灵头辣身上。”
着火——火着 普通话里的“着火”,上海人说“火着”,一样是起火的意思。试看以下例子:北方人说:“木材潮湿点不着火。”上海人要说“木头潮到火点不着。”对于火灾,北方人喊:“不好,着火啦!”上海人一样喊“勿好,火着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