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当上的姐的?
李:我是2010年开出租车的。之前我做过7年服装厂流水线的工人、毛纺厂工人、超市营业员。你看,我里面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记者:开出租车很辛苦吧?
李:我是做一天休一天,出车的那天早晨4点半就起来了,把80岁的老母亲安顿好(我最近接她来治眼睛),6点出车了。晚上11点结束,女司机,不敢做到太晚。然后还要洗车加油,到家总要12点半了。
记者:一天要工作17小时啊。每月收入怎么样?有6000元吗?
李:没有。平均每月4500元,我每天都记账的。
记者:现在的收入和你刚开出租车时相比,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
李:降低了。那时路没现在这么堵。我今天早上从浦东开到仁济医院,整整一个半小时,车费才60元。
记者:你还有孩子要抚养,这样的收入够用了吗?
李:差不多够了。
记者:你遇到两名如此无礼的乘客,为什么还要惦记着把包还给他们?
李:我来上海这么多年,也遇到过许许多多困难,都是上海人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帮助我。所以我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尽力而为。还有,在老家的时候,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捡到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
记者:开出租车5年,你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乘客吧?有好乘客吗?
李:当然有,好的乘客多!记得有一回我因为打官司缺2万块钱,急得不得了,车上有位乘客听到我打电话(我跟乘客打了招呼,把车停下来接的电话),他了解了所有情况后,主动提出借给我2万块钱。我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样,素不相识的乘客帮助我渡过了人生一个大难关!(泪水涌满眼眶)
记者:如果你找到这两名乘客,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李:我想告诉他们一个道理:不要欺负出租车司机,万一在车上落下东西,你就会知道谁才是唯一能帮你的人。
本报记者 邵宁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