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救赎抚慰
农民雷泽宽驾驶着一台破旧的摩托车奔走在祖国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十五年的漫长旅程,早已不敢奢求何时是个尽头。1998年的一天,他年仅两岁的儿子被人拐卖,从此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带着有限的家当以及满满当当的寻人启事,踏上看不见终点的征程。期间的苦辣辛酸,难为世人所知。一天,老雷因修车邂逅了小青年曾帅,仿佛是命运安排的一般,曾帅竟和老雷的儿子有着相似的遭遇。以此为契机,曾帅和老雷结伴同行。一个为了找到失踪的儿子,一个为了找到梦回的故乡。
或许你一辈子都无法亲身感受到失去孩子的痛苦,这种无言的痛会慢慢转变成迷茫和不甘,就像雷泽宽不停地追问高僧:“师父,为什么是我的孩子丢呢。”《失孤》对拐卖孩子的过程着墨较少,而把重点放在了雷泽宽寻子路上的情感历程,这和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有较大不同,电影没有煽情,没有人性冲突,也没有丑恶与善良的对抗,只是静静地表现一个失孤父亲怎么去救赎和抚慰自己那颗心。
后半部失衡
电影前半段,的确有它的好处。没有歇斯底里、大哭大叫,很冷静很合理。不言不语的镜头语言,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摄影风格也是唯美。
但是在后半段,故事开始失衡。导演着力于井柏然寻母旅程和曲折的内心世界,看着他念大段大段独白,加上老雷的感情天平逐渐偏离轨道,有意和曾帅培养父子情,削弱了影片体现打拐的整体力度。片中,刘德华的港台腔也削弱了他努力塑造起来的形象,雷泽宽苦苦寻觅15年,但电影到结尾也没有给他一个情感出口,而是用佛家的“缘起缘灭”来让他做一个自我安慰。影片结尾,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的雷泽宽又踏上寻子之路,但前路茫茫。心灵鸡汤式宗教救赎只能解一时之渴,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寄托于虚无神佛,同样削弱了影片主题。
刘德华出彩
虽然影片整体并没有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观影感受,但刘德华的表演却还算出彩。整部影片中,他用朴实、哀而不伤的演技,缓缓讲述一个内心有伤的失子父亲。有影评人表示,刘德华这次的突破确实穿过表面抵达灵魂,在对角色心理的挖掘和表演技巧的掌控上与雷泽宽浑然一体。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