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关系曾经是个罪名,起码是个有罪名的嫌疑,例如“港台关系”“海外关系”“不正当男女关系”,问题一旦严重了,大家还会争着“脱离关系”。那时一说关系,就觉得要惹祸上身,假如被人追问“你和他(她)什么关系”,脸色肯定会刷白。有人明明没什么事情,可结论却要来个“社会关系复杂”,给人一种反正不是好人的感觉。
这些年,昨非今是,关系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凡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而且总是为自己有个关系而庆幸不已。看病、犯事、上学、买票、升迁直至生孩子,好像人生从出世那时起就不能不在关系中长大。有权有势有名的,关系最好找,不找也有人送上门来;这几样都不靠的,用钱也能找到关系,但需要利益交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人,天生喜欢张罗,江湖气很重,他们自己啥也不是,却可以将各方面的关系汇聚一起,手里永远攥着一堆关系;如果连这种张罗的本事也没有,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恰好有个亲戚、有个同学、有个邻居、有个发小,是这个关系链的一端,于是很可能时来运转。
找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有的关系过去好找,现在找了也没多大用。
30多年前,我所在的单位比较容易买火车票,那个年代,买火车票好比登天,所以在我们这些单位职工的背后就有一群社会关系是靠我们来解决出行问题的。后来乘飞机变作家常便饭,我们的压力顿时减轻许多;再往后,买火车票成了个技术化、社会化、公开化的事情,满大街都是售票窗口,我们单位的买票专人也只好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前出了交通事故,尤其司机违章,找关系是第一时间的第一要务。关系硬、关系铁的,口气就是:我认识你们谁谁谁;不那么硬或不怎么铁的就站在马路上瞎忽悠。有很多年,司机围着交警在路口说来说去,是马路一景。自从有了电子眼,罚款有了新方法,这样的景致才销声匿迹。
看病不找关系,恐怕只有看牙和看感冒的时候才有可能。自己坚持不找关系,自作自受,大概没人会指责你,不过即便如此,仍会有好心的朋友追问:有关系吗?我有熟人。但为亲人看病,如果不找关系,你就会被别人当做不负责任,为了显示自己尽心尽责,没有关系也必须找个关系。离婚需要找关系,过去闻所未闻,直至最近我才明白,原来离婚牵涉财产,分多分少,不能不找关系。
找关系,找到最后,都是从众,别人都找,你不找,不管吃亏没吃亏,一概自认为吃了大亏,所以非找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