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Waste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缩写“WEEE”)指的是生产生活中被废弃、淘汰或不再使用的电器电子设备。最常见WEEE有,废弃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电子通讯产品、荧光灯和手机等。
开采1吨金砂通常仅能提炼出5克黄金,而1吨废旧手机就可以提炼出350克黄金、1.4公斤银等,1吨废旧个人电脑则可提炼出16克黄金、189克银等,我国每年超过500万吨的废弃电器电子设备(俗称“电子垃圾”)正成为一座优质“城市矿山”。越来越多公众开始了解这座富饶的“矿藏”。
一边是数目庞大且仍在激增的电子垃圾报废量,另一边却是开采这座“城市矿山”长久以来面临的多重“门槛”:回收处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回收再利用渠道过少、拆除不当造成巨大环境污染等。
就在上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的通知》,希望通过引导产品生产者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激励生产者推行产品源头控制、绿色生产,从而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消息称,工信部正在编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也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沪上电子垃圾处理专家、企业及公益组织,试图找到“城市矿山”冲出围城、解决沉疴的合理路径。
“鸡肋”产品难觅回收渠道
● 大部分电子垃圾未入正规处理流程
王健是IT公司的一名工程师,特别喜欢给数码产品更新换代,最近他又新换了一部手机。但是,面对家里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王先生却有点头痛。“因为各种原因坏掉的旧手提电脑就有三台,旧手机更有四五部。当初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直接丢垃圾桶一觉得可惜,二担心造成污染。但是,真要找人回收,却不知道找谁好。”王先生说。记者在徐家汇的太平洋电脑城询问发现,类似于手机、电脑这样的二手市场,其实也不愿意回收过于陈旧的电子产品。一位摊主透露,品相好些的,修一修还能二手卖出去,太旧的处理起来太麻烦就不愿意收了。
像王先生这样找不到回收渠道的老百姓,并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和每年迅速增长的电子垃圾量相比,我国的回收处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在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测算,2014年,我国“四机一脑”(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年理论报废量达1.14亿台,而实际拆解量为0.7亿台,约占61.4%,其中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处理的不足2成。
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告诉记者,在上海,拥有资质的正规电子垃圾处理厂只有5家。“这5家的年处理能力可以达到25万吨,但实际上,由于它们的公众知晓度并不高,大部分电子垃圾并没有进入正规的处理流程。”
“正规军”难敌“破烂游击队”
● 政府补贴变相跑到游击小贩口袋里
“正规回收渠道太少,这就给了以废品回收从业人员为主的‘收破烂游击队’机会。全国这类人员有几百万人,他们增加了电子垃圾回收不当处理的环境风险。”李光明指出,在电子垃圾的货源信息方面,“游击队”已占有一定的先机和优势。“由于收破烂‘游击队’从业人数众多,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回收网络和黑作坊处理产业链。在我国一些城市,直接接触家电消费者的电器售货员会售卖客户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子垃圾流入‘游击队’手中,无法进入正规回收处理企业。”
而“正规军”受到成本限制,无法避免在与“游击队”竞争中陷入尴尬的劣势中。“正规回收处理企业主要靠国家补贴维持企业运转,每年有核定的处理量和处理能力。”李光明说,由于各个企业的资本不同,出于库存和资金占用角度的考虑,如果当年该企业的电子垃圾回收量已经远超过了国家设定的核定处理量限值,企业额外收购的积极性就不会高。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许振明指出,尽管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企业也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获得居民的投放资源,但在整个回收市场中,“游击队”的存在,让规范企业收集、处置电子垃圾的成本更高。“其实,很多小贩从居民那里回收电子垃圾,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电子垃圾处理企业,原本应该补贴在开发和升级处理处置技术上的政府补贴,变相补贴到这些小贩口袋里去了。”
不当处理会变身“隐形杀手”
● 土壤和大气一旦被污染则不可逆转
电子垃圾随意丢弃和不当处理,是会危害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闲置的电子垃圾存放在家中,看似安全,实则危险。超龄配件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物质。比长期闲置更危险的,就是电子垃圾的不正规回收处理,而不正规的回收小商贩、小作坊,又很难受法律监管。”李光明表示,一些小作坊在处理电子垃圾时只追求经济效益,拆卸下来的电子元件不做无害化处理就随意丢弃,工人也不采取有效防护,以为戴个口罩、弄个风扇就安全了,殊不知电子垃圾释放的有毒物质不知不觉就对身体造成了伤害、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电子垃圾通常有玻璃、金属、塑料和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李光明说:“如果长期在户外堆放得不到无害化处理,铅、汞等危险物质会缓慢释放到土壤和水中,造成不可逆转的重金属污染,甚至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中的聚苯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会在不恰当的处理过程中给大气造成污染。遗弃后的空调和其他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破坏臭氧层,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
回收网络短时间无法建立
● 技术上已经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
虽然电子垃圾潜在危害很大,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变为现代城市里的“矿山”。许振明教授说,从1吨废旧手机中可以大约提炼350克黄金、1.4公斤银、130公斤铜;从1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可提炼出16克黄金、189克银、70公斤铜和近2公斤稀有金属等。“通常情况下,开采1吨金砂仅能提炼出5克黄金。相比之下,‘城市矿山’的品位是天然矿山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城市矿山’可被看成是高纯度优良矿山。”
“电子垃圾回收系统和正规的处理企业是维持‘城市矿山’永不枯竭的关键环节。”然而,李光明坦言,目前而言,如何让电子垃圾蕴含的宝贵资源在“城市矿山”内部不停地流动,形成高效的闭环系统,仍是大难题。“在技术上已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但货源是主要的瓶颈。由于没有稳定的货源供应,全国规模的正规处理企业产业链短时间还无法建立,全国一百多家享受政府补贴的企业的处理能力,与每年电子垃圾的理论报废量还远不相称。”
李光明说,要解决电子垃圾这一日益棘手的难题,关键问题还在于全社会对电子废弃物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监管、政策和执法体系的完善,以及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处置全过程的商业模式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的通知》,或许能在电子垃圾的回收渠道畅通化方面有所突破。
本报记者 马丹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