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不止一次说起过“众筹养老”的事情,意谓到时候大家相约去找一家相应的养老院,甚至找一块地盖一处房,搞一个养老合作社,互相照应又还规避了居家养老的封闭和孤单。这个提议每次都获得了热烈的响应。
真要当回事,就须认真规划。这首先是要慎重协调各人因收入、习惯、原住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以至于达成“殊途同归”;更重要的是,朋友虽是多年的知交,但是将朋友间志趣相投、竭诚以待的友情,直接套接移植到居家生活,还需要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
这里要克服的一个悖论在于,一般的交往,自可若接若离,各自为政;而朋友间众筹养老的题中之义,自是平常日子间更多的交集和叠加。然而恰恰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是最为个人和私密的部分;各自多年形成、此时暴露无遗的秉性癖好,未必会被别人接受和包容,加上老年人的固执己见,弄不好因琐事生隙,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就伤神头疼了。
好事须多磨,众筹养老或者养老合作社既然具有许多优点,就值得大家合力向往;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予考量,也是以臻完善的目的。当然在许多情况下,朋友的良性互动是包括了适度的间离性和阶段性的。但是若真的能有人生全覆盖的朋友缘分,则是人生幸事乃至是人生造化,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