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易伤“心”
糖尿病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这一事实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国际糖尿病联盟官网数据显示,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有3.6亿,2030年将达到5.52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有1.1亿人,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比同龄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大约6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据英国《柳叶刀》报道,糖尿病患者得心血管病的风险平均比一般人早15年。也就是说,一个40岁的糖尿病人得心脏病的风险和一个55岁的健康人相似。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很多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已经有一部分存在心血管疾病。早在1999年,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为期7年的研究报告表明: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曾经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并由此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换句话说:糖尿病就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为何糖尿病会牵连“心”?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易患心血管并发症,是因为2型糖尿病常伴发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这些疾病有许多相互关联的遗传易感基因,都可以称为“姊妹病”。2型糖尿病所导致的代谢紊乱,涵盖了几乎所有与心血管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低度系统性炎症等。任何一种都可以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是最早出现的变化,它可发生在临床糖尿病之前15年-25年。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关,它可在临床糖尿病出现前许多年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伤心”很隐蔽
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使患者对疼痛不敏感,很多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仅感觉轻微憋闷,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较轻微而不典型,甚至没有心绞痛症状,这使很多患者容易忽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对此,糖友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到医院检查心脏,加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体育锻炼,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预防策略:全面控制
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UKPDS)表明:单纯控制血糖可以明显减少眼底和肾脏等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但对于心血管并发症并无显著降低。因此,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应当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血糖控制为中心的治疗观念,主张全面控制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除了降糖以外,还要降压、调脂、减肥、戒烟……只有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及时地控制血压、血脂等,才能控制心血管病的发展,才能降低糖尿病性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刘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本版图片 TP